重载铁路曲线段钢轨非对称型面优化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钢轨型面优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注释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及磨耗计算模型 | 第18-27页 |
2.1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第18-20页 |
2.1.1 轮轨系统坐标系 | 第18-20页 |
2.1.2 轮轨接触状态 | 第20页 |
2.2 Kalker简化理论 | 第20-23页 |
2.3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检查 | 第23-24页 |
2.4 钢轨磨耗计算模型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注释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重载铁路曲线段钢轨磨耗仿真分析 | 第27-38页 |
3.1 重载货车动力学建模 | 第27-32页 |
3.1.1 重载货车模型建立 | 第27-29页 |
3.1.2 线路条件 | 第29-30页 |
3.1.3 轨道激励形式的选择 | 第30-32页 |
3.2 钢轨磨耗仿真 | 第32-35页 |
3.2.1 钢轨磨耗仿真原理 | 第32-34页 |
3.2.2 钢轨型面更新策略 | 第34-35页 |
3.3 型面抽样设计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PSO-SVM的钢轨型面优化模型 | 第38-56页 |
4.1 支持向量机回归理论 | 第38-42页 |
4.1.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 | 第39-40页 |
4.1.2 SVM核函数 | 第40页 |
4.1.3 非线性SVM回归 | 第40-41页 |
4.1.4 交叉验证 | 第41-42页 |
4.2 型面优化模型的实现 | 第42-47页 |
4.2.1 自变量的确定 | 第42-43页 |
4.2.2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43-44页 |
4.2.3 因变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4.2.4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4.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47-49页 |
4.3.1 优化参数的选择 | 第48页 |
4.3.2 参数优化原理 | 第48-49页 |
4.4 粒子群优化SVM钢轨磨耗模型 | 第49-53页 |
4.4.1 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设置 | 第49-50页 |
4.4.2 PSO-SVM模型优化分析 | 第50-53页 |
4.5 模型评价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钢轨型面优化模型的数值求解 | 第56-74页 |
5.1 钢轨型面优化模型分析 | 第56-57页 |
5.2 遗传算法 | 第57-60页 |
5.2.1 遗传算法介绍 | 第57页 |
5.2.2 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57-60页 |
5.3 钢轨型面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60-63页 |
5.4 优化后钢轨型面性能分析 | 第63-72页 |
5.4.1 磨耗分析 | 第65-68页 |
5.4.2 动力学评价 | 第68-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页 |
注释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 钢轨型面样本数据 | 第7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