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清晖园布局的通风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4页 |
1.1.2 岭南地区的气候特征 | 第14-16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7-20页 |
1.3.1 岭南庭园 | 第17-18页 |
1.3.2 顺德清晖园 | 第18-20页 |
1.4 相关概念诠释与界定 | 第20-21页 |
1.4.1 自然通风功用与原理 | 第20-21页 |
1.4.2 引风口、风廊 | 第21页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21-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3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39页 |
2.1 庭园与气候适应性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2.1.1 北方与江南园林气候适应性研究 | 第24-25页 |
2.1.2 岭南庭园及其气候适应性研究 | 第25-29页 |
2.1.3 小结 | 第29页 |
2.2 顺德清晖园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2.3 自然通风设计研究现状 | 第31-35页 |
2.3.1 自然通风设计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2.3.2 自然通风研究与设计方法 | 第34-35页 |
2.3.3 小结 | 第35页 |
2.4 室外风速与舒适度关系 | 第35-37页 |
2.4.1 风级分级与基本通风 | 第35-36页 |
2.4.2 风速与舒适度 | 第36-37页 |
2.4.3 小结 | 第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清晖园通风及相关热环境实测分析 | 第39-54页 |
3.1 微气候测试思路 | 第39页 |
3.2 实测相关具体情况 | 第39-42页 |
3.2.1 测点与问卷点布置 | 第39-41页 |
3.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41-42页 |
3.2.3 测试过程 | 第42页 |
3.3 实测数据分析 | 第42-52页 |
3.3.1 热舒适问卷分析 | 第42-43页 |
3.3.2 室外风速与舒适性分析 | 第43-46页 |
3.3.3 清晖园整体风环境分析 | 第46-49页 |
3.3.4 相关热环境参数分析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清晖园风环境的校验与模拟分析 | 第54-73页 |
4.1 模拟软件 | 第54-55页 |
4.1.1 软件选择 | 第54页 |
4.1.2ENVI-met简介 | 第54-55页 |
4.1.3 相关校验综述 | 第55页 |
4.2 模拟软件校验 | 第55-61页 |
4.2.1 模型建立 | 第56-58页 |
4.2.2 背景条件设定 | 第58页 |
4.2.3 清晖园实测与模拟比较 | 第58-61页 |
4.3 原有布局夏季风环境模拟分析 | 第61-71页 |
4.3.1 模型建立与测点布置 | 第62-63页 |
4.3.2 背景条件设定 | 第63-64页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4.3.4 通风设计要素的提出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庭园通风设计要素的适宜性模拟与分析 | 第73-85页 |
5.1 模拟说明 | 第73-74页 |
5.1.1 基本原则 | 第73页 |
5.1.2 背景条件选择 | 第73-74页 |
5.2“开敞庭院”的尺度模拟与分析 | 第74-78页 |
5.2.1 模拟的目的 | 第74页 |
5.2.2 模拟思路与观测点布置 | 第74-76页 |
5.2.3 模拟实验结果 | 第76-78页 |
5.3“引风口”模拟与分析 | 第78-81页 |
5.3.1 模拟的目的 | 第78-79页 |
5.3.2 模拟思路与观测点布置 | 第79-80页 |
5.3.3 模拟实验结果 | 第80-81页 |
5.4“风廊”的模拟分析 | 第81-84页 |
5.4.1 模拟的目的 | 第82页 |
5.4.2 模拟思路与观测点布置 | 第82-83页 |
5.4.3 模拟实验结果 | 第83-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语 | 第85-88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5-86页 |
创新点 | 第8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附录 1 | 第94-95页 |
附录 2 | 第95-97页 |
附录 3 | 第97-98页 |
附录 4 | 第98-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附件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