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爱伦·坡恐怖短篇小说的召唤结构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5页
    第一节 恐怖大师爱伦·坡第7-10页
        一、爱伦·坡及其恐怖短篇小说第7-9页
        二、区分现实恐怖与艺术恐怖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第三节 理论背景第12-14页
    第四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一章 文本的召唤性结构第15-22页
    第一节 伊瑟尔的召唤结构学说第15-17页
    第二节 对伊瑟尔召唤结构的完善第17-21页
        一、伊瑟尔召唤结构的不足第17页
        二、文学作品是多层次上的语言结构系统第17-19页
        三、文学作品结构的召唤性第19-21页
            (一) 语音语调语形层第19-20页
            (二) 意义建构层第20页
            (三) 修辞格层第20页
            (四) 意象意境层第20-21页
            (五) 思想感情层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爱伦·坡的恐怖短篇小说的召唤性第22-29页
    第一节 坡的恐怖短篇小说及其文学观第22-23页
    第二节 恐怖的来源:空白和不确定性第23-27页
        一、延奇的恐怖观第23-25页
        二、弗洛伊德的恐怖观第25-26页
        三、恐怖的其他来源第26-27页
    第三节 艺术恐怖的召唤性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恐怖的召唤:爱伦·坡的恐怖演绎第29-51页
    第一节 语音语调层上的召唤性第29-33页
        一、第一人称平淡叙述回忆第29-31页
        二、多用反问句第31-33页
    第二节 意义建构层上的召唤性第33-38页
        一、生僻词句的使用第33-36页
        二、言外之意的表达第36-38页
    第三节 修辞格层上的召唤性第38-45页
        一、比喻第39-40页
        二、衬托第40-42页
        三、象征第42-45页
    第四节 意象意境层上的召唤性第45-47页
    第五节 思想感情层上的召唤性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选编与教学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以汉中市四所标准化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