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烟草病虫害论文

苯并噻二唑(BTH)和硅(Si)诱导烟草抗青枯病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 烟草青枯病的研究及防治现状第11-13页
        1.1 烟草青枯病的危害第11-12页
        1.2 烟草青枯病的致病机理第12页
        1.3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现状第12-13页
    2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第13-17页
        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第13页
        2.2 植物诱导抗病激发子的分类第13-14页
        2.3 植物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第14-17页
    3 BTH和Si对烟草抗青枯病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第17-19页
        3.1 BTH对作物抗青枯病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第17-18页
        3.2 Si对作物抗青枯病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第18-19页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9-21页
        4.1 选题依据第19-20页
        4.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BTH和Si诱导烟草抗青枯病最佳浓度的筛选第21-29页
    第一节 BTH和Si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直接抑菌作用的测定第21-2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2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3-24页
    第二节 BTH和Si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初步测定第24-2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27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7-29页
第三章 BTH和Si对烟草根系青枯病菌及根茎叶硅含量的影响第29-35页
    第一节 BTH和Si影响接菌后烟草根系的菌含量第29-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1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1页
    第二节 BTH和Si影响接菌后烟草根茎叶部的硅含量第31-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4-35页
第四章 BTH和Si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第35-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第五章 BTH和Si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机理研究第47-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第六章 BTH和Si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及田间控病效果研究第51-57页
    第一节 BTH和Si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控病效果第51-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3页
    第二节 BTH和Si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第53-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5-57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57-61页
    1 结论第57页
    2 讨论第57-61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s)第61-67页
致谢第67-69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第69页
    (一) 发表的论文第69页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种土壤调理剂对污染土壤镉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氢负离子在强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