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1.1 概述 | 第9-11页 |
1.1.1 背景分析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方法、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我国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 | 第11-23页 |
2.1 我国现行立法 | 第11-12页 |
2.2 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 | 第12-22页 |
2.2.1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律属性 | 第12-14页 |
2.2.2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权利主体 | 第14-15页 |
2.2.3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权利客体 | 第15-16页 |
2.2.4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受偿范围 | 第16-17页 |
2.2.5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成立 | 第17-18页 |
2.2.6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行使 | 第18-20页 |
2.2.7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与其它权利之间的优先次序 | 第20-22页 |
2.3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国外立法模式参考 | 第23-27页 |
3.1 国外立法模式参考 | 第23-26页 |
3.1.1 先取特权模式 | 第23-24页 |
3.1.2 让与担保模式 | 第24页 |
3.1.3 施工留置权模式 | 第24-25页 |
3.1.4 法定抵押权模式 | 第25-26页 |
3.2 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如何完善我国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 | 第27-33页 |
4.1 权利主体方面 | 第27-28页 |
4.2 权利客体方面 | 第28-30页 |
4.3 权利完善的其他方面 | 第30-33页 |
4.3.1 权利是否可以放弃 | 第30-31页 |
4.3.2 与税收优先权的冲突 | 第31-32页 |
4.3.3 权利行使的程序 | 第32-33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