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9-20页 |
1.1 植物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1.1 植物转录因子的发现和概念 | 第9-10页 |
1.1.2 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0-11页 |
1.1.3 植物转录因子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 植物转录因子HD-ZIP的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1.2.1 植物转录因子HD-ZIP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2 植物转录因子HD-ZIP的结构和分类 | 第13-17页 |
1.3 植物转录因子ANL2 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蜡梅转录因子基因ANL2 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20-31页 |
2.1 前言 | 第20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20-25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2.2.2.1 蜡梅花瓣R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21-22页 |
2.2.2.2 蜡梅花cDNA第一链的合成和检测 | 第22-23页 |
2.2.2.3 CpANL2 的克隆 | 第23-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2.3.1 蜡梅花朵RNA质量的检测 | 第25-26页 |
2.3.2 CpANL2 全长克隆 | 第26-27页 |
2.3.3 CpANL2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31页 |
2.3.3.1 CpANL2 的碱基序列分析 | 第27页 |
2.3.3.2 CpANL2 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性质分析 | 第27-31页 |
3 蜡梅CpANL2 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31-34页 |
3.1 前言 | 第31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31-33页 |
3.2.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31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3.2.2.1 蜡梅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3.2.2.2 蜡梅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 | 第32页 |
3.2.2.3 CpANL2 基因RT-PCR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3.3.1 蜡梅花RNA质量检测 | 第33页 |
3.3.2 实时定量PCR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4 蜡梅CpANL2 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农杆菌转化 | 第34-40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8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4.1.2 试剂和仪器 | 第34-35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4.1.3.1 目的片段加酶切位点引物 | 第35页 |
4.1.3.2 CpANL2-pEASY-T1 重组质粒和pCAMBIA2300 质粒的提取 | 第35-36页 |
4.1.3.3 CpANL2-pCAMBIA2300 的构建 | 第36-37页 |
4.1.3.4 CpANL2-pCAMBIA2300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37-38页 |
4.1.3.5 CpANL2-pCAMBIA2300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菌落检测 | 第3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4.2.1 CpANL2-pCAMBIA2300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4.2.2 CpANL2-pCAMBIA2300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39-40页 |
5 CpANL2 的遗传转化研究 | 第40-49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3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5.1.2 试剂和仪器 | 第40-41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5.1.3.1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 | 第41-42页 |
5.1.3.2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 | 第42-43页 |
5.2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 | 第43-47页 |
5.2.1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 | 第43-45页 |
5.2.2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突变体拟南芥 | 第45-47页 |
5.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 | 第47-49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9-52页 |
6.1 蜡梅CpANL2 的克隆 | 第49页 |
6.2 蜡梅CpANL2 基因的序列和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9-50页 |
6.3 蜡梅CpANL2 表达量分析 | 第50-51页 |
6.4 蜡梅CpANL2 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农杆菌转化 | 第51页 |
6.5 蜡梅CpANL2 基因功能探究 | 第51-5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