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作品中的反派角色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1.概述 | 第13-27页 |
1.1“反派角色”的定义 | 第13-15页 |
1.1.1“角色”的定义 | 第13-14页 |
1.1.2“反派”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反派角色”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1 对于动漫作品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2 对于观众的意义 | 第16页 |
1.3 现代动漫反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第16-27页 |
1.3.1 大众审美情趣的影响 | 第16-22页 |
1.3.2 当代艺术的影响 | 第22-27页 |
2.反派角色的分类 | 第27-38页 |
2.1 依照角色外形的分类 | 第27-35页 |
2.1.1 人形类反派角色 | 第27-30页 |
2.1.2 类人形反派角色 | 第30-32页 |
2.1.3 非人形反派角色 | 第32-35页 |
2.2 依照角色行为的分类 | 第35-38页 |
2.2.1 邪恶至极的反派角色 | 第36页 |
2.2.2 亦正亦邪的反派角色 | 第36页 |
2.2.3 极正而邪的反派角色 | 第36-38页 |
3.反派角色的塑造方法 | 第38-78页 |
3.1 理论依据:“阴影” | 第38-39页 |
3.2“一点三面”的塑造方法 | 第39-63页 |
3.2.1 一点——反派角色的核心特点 | 第40-41页 |
3.2.2 三面——反派角色的塑造脉络 | 第41-63页 |
3.3 具体案例分析 | 第63-73页 |
3.3.1 迪达拉——叛逆的少年 | 第63-66页 |
3.3.2 西索——反复无常的骗子 | 第66-70页 |
3.3.3 夜神月——双面的天才学生 | 第70-73页 |
3.4 影响反派角色塑造的其它因素 | 第73-78页 |
3.4.1 美国民族文化的影响 | 第74-75页 |
3.4.2 日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 第75-76页 |
3.4.3 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后记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