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第一节 研究范畴界定 | 第14-15页 |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 第14页 |
二、发展潜力 | 第14-15页 |
三、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 | 第15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16-17页 |
三、金融创新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一、外部环境 | 第18页 |
二、资源因素 | 第18页 |
三、经营能力 | 第18-19页 |
四、管理效率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5页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0-21页 |
一、全面性原则 | 第20页 |
二、操作性原则 | 第20页 |
三、可比性原则 | 第20页 |
四、实用性原则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中间业务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1-25页 |
一、已有评价指标分析 | 第21-22页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25页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分析 | 第25-38页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分析 | 第25-35页 |
一、业务规模庞大,业务结构趋向优化 | 第25-28页 |
二、经营能力相对不足 | 第28-32页 |
三、管理效率逐渐提升 | 第32-34页 |
四、市场份额处于主导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制约因素 | 第35-38页 |
一、经营理念转变较慢、中间业务贡献率低 | 第36页 |
二、中间业务的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不足 | 第36页 |
三、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性人才 | 第36页 |
四、金融科技化程度不高,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撑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实证分析 | 第38-50页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实证分析 | 第38-45页 |
一、方法选择 | 第38页 |
二、指标选取 | 第38-39页 |
三、数据来源 | 第39页 |
四、实证计量 | 第39-44页 |
五、实证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实证结果比较 | 第45-50页 |
一、实证计量 | 第45-46页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3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第51-53页 |
一、积极转变经营观念,提高中间业务发展地位 | 第51页 |
二、培育特色中间业务,加快中间业务创新 | 第51页 |
三、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中间业务人员素质 | 第51页 |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中间业务电子化建设 | 第51-52页 |
五、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中间业务服务质量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