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无损检测研究情况 | 第9-12页 |
1.2.1 国外无损检测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无损检测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无损检测最新技术 | 第12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无缝钢管涡流、超声波联合探伤装置的方案设计 | 第14-23页 |
2.1 探伤方案 | 第14-18页 |
2.1.1 纵向缺陷的超声波探测 | 第15-16页 |
2.1.2 超声波对横向缺陷的探测 | 第16-17页 |
2.1.3 表面缺陷的涡流探测 | 第17-18页 |
2.2 涡流、超声波联合探伤装置技术指标 | 第18-19页 |
2.3 Ф100-273无缝钢管涡流、超声波联合探伤装置总体设计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无缝钢管涡流、超声波联合探伤装置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第23-31页 |
3.1 电气控制系统方案 | 第23-24页 |
3.2 电机控制部分设计 | 第24-25页 |
3.3 PLC控制电路设计 | 第25-27页 |
3.4 PLC组态和软件编写 | 第27-29页 |
3.5 仿真软件模拟调试 | 第29-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涡流探头、超声波探头以及联合探伤装置关键参数的选择方法 | 第31-45页 |
4.1 涡流探头设计 | 第31-34页 |
4.1.1 涡流探头分类 | 第31-32页 |
4.1.2 涡流提离效应的抑制 | 第32-33页 |
4.1.3 点式涡流探头直径选择和探伤速度的确定 | 第33页 |
4.1.4 涡流探头曲面跟踪机构的确定 | 第33-34页 |
4.2 超声波探头设计 | 第34-43页 |
4.2.1 超声波探头分类 | 第35页 |
4.2.2 超声波探头频率的选择 | 第35页 |
4.2.3 半扩散角和近场区长度 | 第35-36页 |
4.2.4 超声波在传播中衰减 | 第36页 |
4.2.5 超声波探头晶片尺寸的选择 | 第36-37页 |
4.2.6 水浸聚焦探伤偏心距和水层厚度的确定 | 第37-40页 |
4.2.7 水浸聚焦探伤法的扫查速度确定 | 第40-41页 |
4.2.8 探头K值的确定 | 第41-42页 |
4.2.9 超声波探头曲面跟踪机构确定 | 第42-43页 |
4.3 涡流、超声波探头探伤扫查速度的综合设计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5-57页 |
5.1 测试样管的制作 | 第45-46页 |
5.1.1 人工缺陷尺寸表 | 第45-46页 |
5.1.2 超声波探伤刻伤方法 | 第46页 |
5.2 实验及结果 | 第46-56页 |
5.2.1 超声波样管探伤技术指标测试 | 第46-54页 |
5.2.2 样管涡流探伤技术指标测试 | 第54-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