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围封禁牧对小针茅草原群落和土壤的影响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2 荒漠草原区小针茅草原的区位特点第16页
    1.3 研究现状综述第16-21页
        1.3.1 小针茅草原群落的组成及特征第16-17页
        1.3.2 有关退化荒漠草原封育及改良研究第17-18页
        1.3.3 有关荒漠草原放牧研究第18-19页
        1.3.4 有关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学研究第19-21页
        1.3.5 其它有关研究第21页
    1.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立论依据)第21-22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3页
        1.5.1 研究内容第22页
        1.5.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第23-2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3-24页
        2.1.1 地理位置第23页
        2.1.2 草地植被状况第23页
        2.1.3 气候特征第23页
        2.1.4 土壤状况第23-24页
    2.2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第24-25页
        2.2.1 围封实验设计第24页
        2.2.2 地上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第24页
        2.2.3 土壤相关指标的测定及方法第24-25页
    2.3 指标计算及数据统计处理第25-27页
        2.3.1 群落多样性指数第25页
        2.3.2 群落均匀性指数第25页
        2.3.3 草场(群落)质量指数第25页
        2.3.4 种群格局第25-27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27-48页
    3.1 围封禁牧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动态影响第27-37页
        3.1.1 围封禁牧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第27页
        3.1.2 围封禁牧对密度动态的影响第27-31页
        3.1.3 围封禁牧对生物量动态的影响第31-35页
        3.1.4 围封禁牧对草场(群落)质量指数的影响第35-36页
        3.1.5 围封禁牧对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动态第36-37页
    3.2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的对比研究第37-41页
        3.2.1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群落组成的影响第37页
        3.2.2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功能群(密度、生物量)构成的影响第37-38页
        3.2.3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种群特征的影响第38-39页
        3.2.4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种群个体功能性状的影响第39页
        3.2.5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第39-41页
    3.3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土壤特征影响的对比研究第41-47页
        3.3.1 禁牧对积沙厚度影响第41页
        3.3.2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土壤物理特征的影响第41-44页
        3.3.3 围封禁牧与自由放牧对土壤化学特征的影响第44-47页
    3.4 荒漠草原区围封禁牧措施效果评估第47-48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8-54页
    4.1 讨论第48-52页
        4.1.1 有关群落变化规律的讨论第48页
        4.1.2 主要种群功能性状的变化第48-49页
        4.1.3 有关有关质量指数的讨论第49-50页
        4.1.4 种群分布格局讨论第50-52页
        4.1.5 土壤理化性状的讨论第52页
        4.1.6 有关积沙影响的讨论第52页
    4.2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及承载能力的研究
下一篇:几种掺杂型石墨烯量子点的溶液法制备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