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利用阴极界面修饰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3-16页
        1.2.1 肖特基单层电池第13-14页
        1.2.2 双层D/A异质结电池第14-15页
        1.2.3 D/A本体异质结电池第15-16页
        1.2.4 叠层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16页
    1.3 本体异质结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第16-18页
        1.3.1 传统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17页
        1.3.2 反向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17-18页
    1.4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阴极修饰层的作用及研究现状第18-24页
        1.4.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阴极修饰层的作用第18-20页
            1.4.1.1 降低电极功函数第18-19页
            1.4.1.2 光学缓冲层第19页
            1.4.1.3 保护活性层第19-20页
            1.4.1.4 选择性阻挡载流子和激子阻挡层第20页
        1.4.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阴极修饰层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第20-24页
    1.5 课题的提出第24-26页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页
        1.5.2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第24-26页
第2章 表面共价接枝氮丙啶修饰ITO:应用于高效稳定的反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26-45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34页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27-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2.3 氮丙啶的合成第29-30页
        2.2.4 表面共价接枝修饰第30-31页
            2.2.4.1 基片清洗及表面羟基化第30页
            2.2.4.2 用APTES修饰基片表面第30页
            2.2.4.3 用SGHPA修饰基片表面第30-31页
        2.2.5 反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器件制备第31页
        2.2.6 表面性质测试第31-33页
            2.2.6.1 表面亲水性测试第31-32页
            2.2.6.2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第32页
            2.2.6.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第32页
            2.2.6.4 修饰层厚度测试第32页
            2.2.6.5 表面形貌测试第32-33页
            2.2.6.6 表面功函数测试第33页
        2.2.7 反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测试第33-34页
            2.2.7.1 能量转换效率测试第33页
            2.2.7.2 外量子效率测试第33页
            2.2.7.3 器件稳定性测试第33-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43页
        2.3.1 氮丙啶的核磁表征第34-35页
        2.3.2 表面浸润性第35-36页
        2.3.3 表面化学组成及厚度第36-38页
            2.3.3.1 SGHPA的红外谱图表征第36-37页
            2.3.3.2 不同修饰层的XPS表征第37-38页
            2.3.3.3 膜厚表征第38页
        2.3.4 表面形貌第38-39页
        2.3.5 表面功函数变化第39-40页
        2.3.6 反向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第40-43页
        2.3.7 反向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稳定性第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醇溶性阴极修饰层AOHH在传统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第45-56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50页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46-47页
        3.2.2 实验仪器第47-48页
        3.2.3 修饰层的制备第48页
        3.2.4 器件制备第48页
        3.2.5 修饰层表面性质测试第48-49页
            3.2.5.1 修饰层表面厚度测试第48页
            3.2.5.2 修饰层表面功函数测试第48-49页
            3.2.5.3 修饰层表面形貌测试第49页
            3.2.5.4 修饰层表面X射线衍射测试第49页
        3.2.6 器件性能测试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3.3.1 修饰层厚度与功函数的关系第50-51页
        3.3.2 不同溶剂对修饰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1-52页
        3.3.3 不同溶剂对修饰层表面XRD测试的影响第52-53页
        3.3.4 传统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4章 醇溶性阴极修饰层AOHH在反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第56-67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实验部分第56-60页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56-57页
        4.2.2 实验仪器第57-58页
        4.2.3 修饰层的制备第58页
        4.2.4 修饰层表面形貌测试第58页
        4.2.5 AOHH修饰层应用于反向结构聚合物太阳能器件制备过程第58-59页
        4.2.6 器件性能测试第59-60页
            4.2.6.1 能量转换效率测试第59页
            4.2.6.2 ITO表面UVO处理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测试第59页
            4.2.6.3 匀胶机转速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测试第59-60页
            4.2.6.4 修饰层溶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测试第60页
            4.2.6.5 MoO_3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测试第6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4.3.1 o-DCB对AOHH修饰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0-61页
        4.3.2 传统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第61-66页
            4.3.2.1 ITO表面UVO处理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4.3.2.2 匀胶机转速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3-64页
            4.3.2.3 修饰层溶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4.3.2.4 MoO_3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5.1 结论第67-68页
    5.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硕士论文工作期间科研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离子基配体功能化纳米材料合成及铀酰离子高效吸附研究
下一篇:VE-cadherin对血管稳态的作用及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