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 绪论第7-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7页
    (二) 研究意义第7-8页
        1. 理论意义第7-8页
        2. 实践意义第8页
    (三) 研究现状述评第8-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第11-12页
    (四)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2-13页
        1. 研究目标第12页
        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第13-14页
        1. 研究方法第13页
        2. 创新之处第13-14页
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及意义第14-17页
    (一) 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第14-15页
    (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第15-17页
三、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渊源第17-24页
    (一) 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第17-18页
    (二) 文化渊源——中国传统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第18-22页
        1. 道家蕴含的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第18-20页
        2. 儒家蕴含的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第20-21页
        3. 佛教蕴含的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第21-22页
    (三) 有益启示——西方现代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第22-24页
四、 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一) 从学校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缺位第24-25页
    (二) 从社会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氛围缺失第25-26页
    (三) 从家庭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第26-27页
五、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第27-35页
    (一)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第27-32页
        1. 生态价值观教育第27-28页
        2. 生态道德理念教育第28-30页
        3. 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第30-32页
    (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的基本原则第32-35页
        1. 主体性原则第32-33页
        2. 实效性原则第33页
        3. 持续性原则第33-35页
六、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第35-40页
    (一) 加强课堂教学第35页
    (二) 开展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第35-36页
    (三) 重视家庭生态道德建设第36-37页
    (四) 注重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第37页
    (五) 树立正面示范榜样第37-38页
    (六) 强化制度保障作用第38-39页
    (七) 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第39-40页
七、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轴电力机车滚动试验台电气传动及控制系统
下一篇:Nodal信号在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调控乳腺癌肿瘤干细胞表型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