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2-23页 |
2.1 高校图书馆噪音环境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2.1.1 噪音 | 第12-13页 |
2.1.2 高校图书馆噪音环境研究 | 第13-14页 |
2.2 人因工程理论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2.3 人因工程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3.1 情绪 | 第15-16页 |
2.3.2 疲劳 | 第16页 |
2.3.3 人性化设计 | 第16-17页 |
2.4 人因工程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噪音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 第17-19页 |
2.4.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4.2 研究因素的确立 | 第18-19页 |
2.5 评价方法 | 第19-23页 |
2.5.1 NASATLX量表 | 第19-20页 |
2.5.2 Weinstein噪音敏感度量表 | 第20-21页 |
2.5.3 李克特量表 | 第21页 |
2.5.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1-23页 |
3 高校图书馆噪音环境的指标体系及其分析设计 | 第23-40页 |
3.1 高校图书馆噪音环境的优化流程 | 第23-25页 |
3.2 指标的选取原则和方法 | 第25-26页 |
3.2.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5页 |
3.2.2 指标的选取方法 | 第25-26页 |
3.3 高校图书馆噪音环境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第26-29页 |
3.3.1 评价指标选取 | 第26-27页 |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7页 |
3.3.3 选择研究对象 | 第27-29页 |
3.4 预测试与基本假设 | 第29-30页 |
3.4.1 预测试 | 第29-30页 |
3.4.2 基本假设 | 第30页 |
3.5 问卷设计与统计分析 | 第30-40页 |
3.5.1 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3.5.2 数据采集 | 第31页 |
3.5.3 统计与分析 | 第31-40页 |
4 高校图书馆噪音环境综合评价和改善研究 | 第40-61页 |
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0页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观评价分析及数据检验 | 第40-47页 |
4.2.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页 |
4.2.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42页 |
4.2.3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第42-44页 |
4.2.4 各维度评价结果 | 第44-45页 |
4.2.5 综合评价 | 第45-47页 |
4.3 评价结果的应用分析 | 第47-53页 |
4.3.1 一级指标评价分析 | 第47-49页 |
4.3.2 二级指标评价分析 | 第49-53页 |
4.4 高校图书馆噪音环境改善构想 | 第53-61页 |
4.4.1 设计原则 | 第53页 |
4.4.2 设计方案 | 第53-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A NASATLX量表 | 第64-65页 |
附录B Weinstein噪音敏感度量表 | 第65-66页 |
附录C 图书馆噪音环境烦恼度调查表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