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新型基于咔唑-希夫碱/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36页
    1.1 咔唑希夫碱类化合物在离子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3-21页
        1.1.1 阳离子识别第13-17页
        1.1.2 阴离子识别第17-21页
    1.2 N-酰腙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1-33页
        1.2.1 医药方面第21-26页
            1.2.1.1 抗癌第22-23页
            1.2.1.2 抗糖尿病第23-24页
            1.2.1.3 抗结核第24页
            1.2.1.4 抗HIV第24-25页
            1.2.1.5 抗炎第25-26页
        1.2.2 离子识别方面第26-33页
            1.2.2.1 阳离子识别第26-31页
            1.2.2.2 阴离子识别第31-33页
    1.3 新型基于咔唑-希夫碱/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的立题依据第33-36页
2 基于单二氨基马来腈-咔唑希夫碱的Cu2+ 探针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第36-58页
    2.1 合成路线第36页
    2.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36-37页
        2.2.1 中间体化合物 1~2 的合成第36-37页
            2.2.1.1 中间体化合物1的合成第36-37页
            2.2.1.2 中间体化合物2的合成第37页
        2.2.2 目标化合物LI-L1~L6的合成第37页
    2.3 目标化合物LI-L6的X-ray单晶衍射第37-38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8-57页
        2.4.1 中间体化合物 1~2 的物理常数第38-39页
        2.4.2 目标化合物LI-L1~L6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第39-41页
        2.4.3 目标化合物LI-L6的晶体参数第41-45页
        2.4.4 讨论第45-49页
            2.4.4.1 目标化合物LI-L1~L6的合成第45页
            2.4.4.2 目标化合物LI-L1~L6的结构确定第45-47页
                2.4.4.2.1 IR谱第45页
                2.4.4.2.21H NMR谱第45-47页
            2.4.4.3 目标化合物LI-L6的晶体结构解析第47-49页
        2.4.5 目标化合物LI-L2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第49-57页
            2.4.5.1 目标化合物LI-L1~L6的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第49页
            2.4.5.2 裸眼识别第49-50页
            2.4.5.3 UV-vis光谱研究第50-51页
            2.4.5.4 荧光光谱研究第51-52页
            2.4.5.5 荧光滴定研究第52-53页
            2.4.5.6 干扰实验第53-54页
            2.4.5.7 时间响应光谱第54-55页
            2.4.5.8 探针LI-L2与Cu2+ 的络合比第55页
            2.4.5.9 IR谱研究第55-56页
            2.4.5.101H NMR滴定研究第56-57页
            2.4.5.11 应用研究第57页
    2.5 结论第57-58页
3 基于双二氨基马来腈-咔唑希夫碱的Cu2+ 探针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第58-74页
    3.1 合成路线第58页
    3.2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第58-59页
        3.2.1 中间体化合物 1~2 的合成第58-59页
            3.2.1.1 中间体化合物1的合成第58页
            3.2.1.2 中间体化合物2的合成第58-59页
        3.2.2 目标化合物LII-L1~L5的合成第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73页
        3.3.1 中间体化合物2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第59-61页
        3.3.2 目标化合物LII-L1~L5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第61-63页
        3.3.3 讨论第63-65页
            3.3.3.1 目标化合物LII-L1~L5的结构确定第63-65页
                3.3.3.1.1 IR谱第63页
                3.3.3.1.2 NMR谱第63-65页
        3.3.4 目标化合物LII-L1~L5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第65-73页
            3.3.4.1 裸眼识别第65-66页
            3.3.4.2 UV-vis光谱研究第66页
            3.3.4.3 荧光光谱研究第66-67页
            3.3.4.4 荧光滴定研究第67-69页
            3.3.4.5 干扰实验第69-70页
            3.3.4.6 时间响应光谱第70-71页
            3.3.4.7 探针LII-L1~L5与Cu2+ 的络合比第71页
            3.3.4.8 ~1H NMR滴定研究第71-72页
            3.3.4.9 应用研究第72-73页
    3.4 结论第73-74页
4 基于 1,3-二氨基胍盐酸盐-咔唑希夫碱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阴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74-89页
    4.1 合成路线第74页
    4.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74-75页
        4.2.1 中间体化合物1的合成第74页
        4.2.2 中间体化合物2的合成第74页
        4.2.3 目标化合物LIII-L1~L4的合成第74-7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5-88页
        4.3.1 目标化合物LIII-L1~L4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第75-77页
        4.3.2 讨论第77-83页
            4.3.2.1 目标化合物LII-L1~L5的结构确定第77-83页
                4.3.2.1.1 IR谱第77-78页
                4.3.2.1.2 NMR谱第78-82页
                4.3.2.1.3 MS谱第82-83页
        4.3.3 目标化合物LIII-L1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第83-88页
            4.3.3.1 裸眼识别第83-84页
            4.3.3.2 UV-vis光谱研究第84页
            4.3.3.3 荧光光谱研究第84-85页
            4.3.3.4 荧光滴定研究第85-87页
            4.3.3.5 ~1H NMR滴定研究第87-88页
    4.4 结论第88-89页
5 基于咔唑-苯并咪唑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第89-109页
    5.1 合成路线第89页
    5.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89-90页
        5.2.1 中间体化合物 1~3 的合成第89页
        5.2.2 目标化合物LIV-L1~L10的合成第89-9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0-108页
        5.3.1 目标化合物LIV-L1~L10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第90-91页
        5.3.2 讨论第91-101页
            5.3.2.1 目标化合物LIV-L1~L10的结构确定第91-101页
                5.3.2.1.1 IR谱第91-92页
                5.3.2.1.2 NMR谱第92-101页
        5.3.3 目标化合物LIV-L1~L10的生物活性研究第101-103页
        5.3.4 目标化合物LIV-L3对阳离子识别研究第103-108页
            5.3.4.1 荧光光谱研究第103-104页
            5.3.4.2 荧光滴定研究第104-105页
            5.3.4.3 干扰实验第105-106页
            5.3.4.4 探针LIV-L3与Cu2+ 和Fe3+ 的络合比第106-107页
            5.3.4.5 ~1H NMR滴定研究第107-108页
    5.4 结论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D公司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设计与实施
下一篇:面向单孔腔镜手术的连续型机械臂及其运动建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