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碰撞树的RFID多标签识别防碰撞算法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6-25页
    1.1 引言第16-17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第21-23页
    1.5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第23页
    1.6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2章 RFID多标签识别技术基础第25-49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RFID系统基础第25-30页
        2.2.1 标签第25-28页
        2.2.2 阅读器第28-29页
        2.2.3 工作模式第29-30页
    2.3 RFID通信基础第30-35页
        2.3.1 工作频段第30-31页
        2.3.2 耦合方式第31-33页
        2.3.3 信号调制第33-34页
        2.3.4 数字编码第34-35页
    2.4 RFID碰撞与防碰撞基础第35-38页
        2.4.1 标签碰撞第36页
        2.4.2 阅读器碰撞第36-37页
        2.4.3 防碰撞技术基础第37-38页
    2.5 RFID多标签识别防碰撞算法第38-48页
        2.5.1 ALOHA算法第39-43页
        2.5.2 查询树算法(QT)第43-44页
        2.5.3 二进制树算法(BT)第44-45页
        2.5.4 二进制搜索算法(BS)第45-46页
        2.5.5 增强型防碰撞算法(NEAA)第46-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基于碰撞树的防碰撞算法第49-63页
    3.1 引言第49-50页
    3.2 曼切斯特编码第50-51页
    3.3 碰撞树算法(CT)第51-54页
    3.4 碰撞树结构第54-56页
        3.4.1 碰撞树的定义第54-55页
        3.4.2 碰撞树的性质第55-56页
    3.5 CT算法性能分析第56-58页
        3.5.1 时间复杂度第56-57页
        3.5.2 通信复杂度第57-58页
        3.5.3 识别效率第58页
    3.6 实验及数据分析第58-62页
        3.6.1 实验环境设置第59页
        3.6.2 时间复杂度第59-60页
        3.6.3 通信复杂度第60-61页
        3.6.4 识别效率第61-62页
    3.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碰撞树算法(CT)稳定性分析第63-80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稳定性的定义第63-64页
    4.3 CT算法稳定性分析第64-66页
        4.3.1 时间复杂度稳定性第64-65页
        4.3.2 通信复杂度稳定性第65页
        4.3.3 识别效率稳定性第65-66页
    4.4 实验及数据分析第66-78页
        4.4.1 实验场景及参数设置第66-67页
        4.4.2 基于FPGA的CT算法实验平台第67-71页
        4.4.3 分布形式对CT算法稳定性的影响第71-73页
        4.4.4 连续度对CT算法稳定性的影响第73-75页
        4.4.5 样本集合对CT算法稳定性的影响第75-76页
        4.4.6 编号长度对CT算法稳定性的影响第76-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5章 基于二元确定性原理的碰撞树算法第80-96页
    5.1 引言第80-81页
    5.2 二元确定性原理第81页
    5.3 二元确定性碰撞树算法(ICT)第81-84页
    5.4 ICT算法性能分析第84-89页
        5.4.1 时间复杂度第85-87页
        5.4.2 通信复杂度第87-88页
        5.4.3 识别效率第88-89页
    5.5 实验及数据分析第89-95页
        5.5.1 连续分布下ICT算法的性能第90-92页
        5.5.2 均匀分布下ICT算法的性能第92-93页
        5.5.3 不同连续度下ICT算法的性能第93-95页
    5.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6章 基于双响应机制的碰撞树算法第96-112页
    6.1 引言第96页
    6.2 双响应机制第96-98页
    6.3 双响应碰撞树算法(BCT)第98-104页
    6.4 BCT算法性能分析第104-107页
        6.4.1 时间复杂度第104-105页
        6.4.2 通信复杂度第105-106页
        6.4.3 识别效率第106页
        6.4.4 稳定性第106-107页
    6.5 实验及数据分析第107-111页
        6.5.1 均匀分布下BCT算法的性能第107-108页
        6.5.2 连续分布下BCT算法的性能第108-110页
        6.5.3 阅读器和标签通信复杂度比较第110-111页
    6.6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119页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第112-115页
    7.2 基于碰撞树的防碰撞算法比较第115-117页
    7.3 后续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研究
下一篇:光了晶体偏振光分束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