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 2 研究区域及集合产品介绍 | 第14-21页 |
| 2.1 引言 | 第14页 |
| 2.2 研究区域介绍 | 第14-17页 |
| 2.2.1 辽河流域 | 第15-16页 |
| 2.2.2 浑河流域 | 第16页 |
| 2.2.3 太子河流域 | 第16-17页 |
| 2.3 集合降雨预报产品 | 第17-18页 |
| 2.3.1 CMA预报产品 | 第17-18页 |
| 2.3.2 ECMWF预报产品 | 第18页 |
| 2.3.3 NCEP预报产品 | 第18页 |
| 2.4 降雨集合预报产品精度检验方法 | 第18-21页 |
| 2.4.1 TS评分和偏差B | 第18-19页 |
| 2.4.2 Brier评分和CRPS评分 | 第19-20页 |
| 2.4.3 Talagrand分布图 | 第20-21页 |
| 3 辽浑太流域降雨量级划分 | 第21-31页 |
| 3.1 引言 | 第21页 |
| 3.2 降雨量级划分 | 第21-27页 |
| 3.2.1 P-III型分布 | 第22-23页 |
| 3.2.2 正态分布 | 第23-25页 |
| 3.2.3 汤河降雨量级划分 | 第25-27页 |
| 3.3 辽浑太流域降雨量级划分 | 第27-29页 |
| 3.4 小结 | 第29-31页 |
| 4 辽浑太流域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31-62页 |
| 4.1 引言 | 第31页 |
| 4.2 太子河流域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31-49页 |
| 4.2.1 汤河水库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31-42页 |
| 4.2.2 观音阁水库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42-46页 |
| 4.2.3 葠窝水库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46-49页 |
| 4.3 浑河流域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49-53页 |
| 4.3.1 大伙房水库短期降雨预报信息精度分析 | 第49-51页 |
| 4.3.2 大伙房水库短期降雨预报信息“三率”分析 | 第51-52页 |
| 4.3.3 大伙房水库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52-53页 |
| 4.4 辽河流域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53-60页 |
| 4.4.1 柴河水库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53-56页 |
| 4.4.2 清河水库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56-60页 |
| 4.5 小结 | 第60-62页 |
| 5 辽浑太流域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62-82页 |
| 5.1 引言 | 第62页 |
| 5.2 太子河流域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62-71页 |
| 5.2.1 汤河水库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62-65页 |
| 5.2.2 观音阁水库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65-68页 |
| 5.2.3 葠窝水库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68-71页 |
| 5.3 浑河流域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71-74页 |
| 5.3.1 大伙房水库中期降雨预报信息精度分析 | 第71-72页 |
| 5.3.2 大伙房水库中期降雨预报信息“三率”分析 | 第72-73页 |
| 5.3.3 大伙房水库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73-74页 |
| 5.4 辽河流域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74-80页 |
| 5.4.1 柴河水库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74-77页 |
| 5.4.2 清河水库中期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 第77-80页 |
| 5.5 小结 | 第80-8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