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1-15页 |
1.3.1 人的城镇化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城镇化水平测度的研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传统城镇化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人的城镇化的本质内涵 | 第18-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3 传统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3 人的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33页 |
3.1 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1.1 城镇化水平稳定持续增长 | 第27页 |
3.1.2 城市数量与规模持续增长 | 第27-28页 |
3.2 人的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的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3.3 人的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建立 | 第29-32页 |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假设 | 第29-31页 |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珠三角地区各市间人的城镇化水平测度分析 | 第33-47页 |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33-36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4.1.2 数据处理 | 第33-36页 |
4.2 因子分析过程 | 第36-39页 |
4.3 综合评价 | 第39-44页 |
4.4 聚类分析过程 | 第44-4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7-5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3页 |
5.2.1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产业 | 第49页 |
5.2.2 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49-50页 |
5.2.3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增加城市归属感 | 第50-51页 |
5.2.4 重视环保,着力提升人的城镇化质量 | 第51-52页 |
5.2.5 促进地区间相互合作,以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