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及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概况第11-13页
        一、农业产业结构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现状第13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一、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西藏自治区自然条件和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概况第16-31页
    第一节 西藏自治区的自然条件第16-20页
        一、地理位置第16页
        二、气候条件第16-17页
        三、土地资源第17-19页
        四、水资源第19页
        五、生物资源第19-20页
    第二节 农村经济状况及农业发展模式各层次的演变第20-31页
        一、农村经济状况第20-21页
        二、农业发展模式各层次的演变第21-31页
第三章 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变迁和特征及问题第31-41页
    第一节 农业投入要素利用结构演变第31-33页
        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第31-32页
        二、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第32页
        三、农业资金利用结构的演变第32-33页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及主要特征第33-35页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第33-34页
        二、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第34-35页
    第三节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35-39页
        一、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第35-36页
        二、农牧业生产环境影响大第36-37页
        三、农民深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第37-38页
        四、科学技术应用率不高第38页
        五、产业化水平比较落后第38-39页
    第四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措施第39-41页
第四章 西藏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第41-55页
    第一节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就第41-46页
        一、建设和完善了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第41页
        二、培育和支持了一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第41-42页
        三、扶持和壮大了一批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第42-44页
        四、初创了一批具有西藏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第44-45页
        五、提升了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第45页
        六、促进了群众观念的转变,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第45-46页
        七、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到了加强第46页
    第二节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46-50页
        一、特色产品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第46-47页
        二、科技带动能力不强第47-48页
        三、产业关联及聚集不健全第48页
        四、组织管理能力不佳第48-49页
        五、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第49-50页
        六、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作用小第50页
    第三节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第50-52页
        一、国家重视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第50页
        二、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50-51页
        三、国家推进西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第51页
        四、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第51页
        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51-52页
        六、地方政府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清晰定位与宣传第52页
    第四节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第52-55页
        一、融资渠道单一第52-53页
        二、信息交流平台缺乏第53页
        三、缺乏市场输送渠道第53页
        四、自然灾害的威胁第53-55页
第五章 西藏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第55-60页
    第一节 发展趋势第55-56页
        一、规模化趋势第55页
        二、集约化趋势第55页
        三、生态化趋势第55页
        四、市场化趋势第55-56页
    第二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第56-57页
        一、指导思想第56页
        二、指导原则第56-57页
    第三节 发展对策建议第57-60页
        一、建立主导产业第57页
        二、发展规模经济第57-58页
        三、扶持龙头企业,鼓励出口第58页
        四、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第58页
        五、惠民政策和减免税收第58-59页
        六、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第59页
        七、加大技术投入第59页
        八、建立健全科学的分配体系,提高科技含量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第60-62页
    第一节 结论第60页
    第二节 讨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牟平区五里头村“集团式”城镇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荣将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和防治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