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设备健康管理的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设备健康管理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健康状态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框架 | 第14-15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论文技术框架 | 第14-15页 |
1.4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1.4.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框架研究 | 第17-28页 |
2.1 设备健康管理的总体框架 | 第17-19页 |
2.2 机电设备功能结构构成分析 | 第19-22页 |
2.2.1 机电设备概述 | 第19页 |
2.2.2 机电设备功能结构构成分析 | 第19-22页 |
2.3 机电设备健康退化与状态信息处理 | 第22-26页 |
2.3.1 机电设备健康退化特性 | 第22-25页 |
2.3.2 机电设备状态信息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2.4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问题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模型建立 | 第28-43页 |
3.1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第28-33页 |
3.1.1 健康状态评价的指标选择原则 | 第28-29页 |
3.1.2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指标选择 | 第29-32页 |
3.1.3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体系构建 | 第32-33页 |
3.2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评价模型建立 | 第33-40页 |
3.2.1 健康状态评价的评价算法概述 | 第33-34页 |
3.2.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健康状态评价模型 | 第34-38页 |
3.2.3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评价模型建立 | 第38-40页 |
3.3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3.3.1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健康等级划分 | 第40-41页 |
3.3.2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结果分析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 | 第43-64页 |
4.1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43-51页 |
4.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 第43-44页 |
4.1.2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44-48页 |
4.1.3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48-51页 |
4.2 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价的隶属函数确定 | 第51-59页 |
4.2.1 评价指标隶属函数确定方法概述 | 第51-53页 |
4.2.2 基于模糊分布法的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 第53-57页 |
4.2.3 基于模糊统计法的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 第57-59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9-63页 |
4.3.1 算例简介 | 第59-60页 |
4.3.2 算例计算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5.1 结论 | 第64页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