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1 文献法 | 第12页 |
1.5.2 考察法 | 第12页 |
1.5.3 访谈法 | 第12页 |
1.5.4 逻辑分析法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2.1 临空经济 | 第13页 |
2.2 航空经济 | 第13-14页 |
2.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多元一体化”发展模式 | 第14-15页 |
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及功能 | 第15-17页 |
3.1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战略定位 | 第15页 |
3.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功能与空间布局 | 第15-17页 |
4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优势 | 第17-21页 |
4.1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内部发展环境 | 第17-18页 |
4.1.1 高效的组织与管理 | 第17页 |
4.1.2 优良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 第17-18页 |
4.1.3 货运枢纽及空陆联运建设优势 | 第18页 |
4.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外部发展环境 | 第18-21页 |
4.2.1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优惠政策的配套跟进 | 第18-19页 |
4.2.2 加快中原经济区发展和河南振兴的战略需求 | 第19-20页 |
4.2.3 巨大的产业市场 | 第20-21页 |
5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多元一体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21-36页 |
5.1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21-23页 |
5.1.1 郑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 第21页 |
5.1.2 实验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第21-22页 |
5.1.3 实验区水、电等设施建设 | 第22-23页 |
5.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主导产业及其发展 | 第23-32页 |
5.2.1 实验区产业总体布局 | 第23页 |
5.2.2 实验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状况 | 第23-26页 |
5.2.2.1 国际中转物流 | 第23-24页 |
5.2.2.2 航空快递物流 | 第24-25页 |
5.2.2.3 特色产品物流 | 第25页 |
5.2.2.4 航空物流配套服务 | 第25-26页 |
5.2.3 实验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状况 | 第26-29页 |
5.2.3.1 电子信息业 | 第26-27页 |
5.2.3.2 生物医药业 | 第27页 |
5.2.3.3 航空航材制造维修业 | 第27-28页 |
5.2.3.4 其他航空偏好型制造业 | 第28-29页 |
5.2.4 实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 | 第29-31页 |
5.2.4.1 专业会展 | 第29-30页 |
5.2.4.2 电子商务 | 第30页 |
5.2.4.3 航空金融 | 第30-31页 |
5.2.4.4 服务外包 | 第31页 |
5.2.5 实验区其他产业发展状况 | 第31-32页 |
5.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文化建设 | 第32-33页 |
5.4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生态环境建设 | 第33页 |
5.5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力资源建设 | 第33-35页 |
5.6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外交流平台建设 | 第35-36页 |
6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多元一体化”发展亟待解决问题 | 第36-39页 |
6.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 | 第36页 |
6.2 多元发展协调问题 | 第36-37页 |
6.3 航空经济与区域经济接轨问题 | 第37页 |
6.4 发展与生态保护共生问题 | 第37-39页 |
7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完善 | 第39-40页 |
8 研究结论与前景展望 | 第40-42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8.2 前景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