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文章主要内容 | 第11-16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事始物原书籍概述 | 第17-29页 |
第一节 事始物原书籍和“事始物原” | 第17-23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二、书籍范围的划定 | 第19-23页 |
第二节 事始物原书籍的类型和性质 | 第23-29页 |
第二章 事始物原精神 | 第29-39页 |
第一节 儒家之探源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史家之故事 | 第32-35页 |
第三节 博物思想及博物之学 | 第35-39页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事始物原书籍的开创 | 第39-51页 |
第一节 事始物原书籍的先导:《古今注》 | 第39-47页 |
一、作者及版本 | 第39-43页 |
二、内容及其先导作用 | 第43-47页 |
第二节 事始物原书籍的正式出现:《物祖》、《物始》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文章学领域的事始物原:《文章始》、《续文章始》 | 第48-51页 |
第四章 唐五代事始物原书籍的新变与繁荣 | 第51-79页 |
第一节 事始物原书籍的新变:《事始》 | 第51-57页 |
一、作者、版本 | 第51-55页 |
二、体例的新变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对“物原”的探求:《造化权舆》 | 第57-60页 |
第三节 辩订思想和理性意识的渗入:《炙毂子杂录》 | 第60-70页 |
一、作者、版本 | 第60-62页 |
二、内容与辩订 | 第62-70页 |
第四节 事始物原书籍体例、内容的完善:《古今注》及《事始》的续书 | 第70-79页 |
一、《古今注》之续书 | 第70-72页 |
二、《事始》续书 | 第72-79页 |
第五章 宋代事始物原书籍的定型与分化 | 第79-96页 |
第一节 开宋代事始物原书籍之先:《近事会元》 | 第79-83页 |
第二节 事始物原书籍的定型之作:《事物纪原》 | 第83-88页 |
一、作者、版本及流传 | 第83-86页 |
二、体例的成型 | 第86-88页 |
第三节 事始物原书籍的承继与发展:《事原录》 | 第88-89页 |
第四节 事始物原书籍的分化 | 第89-96页 |
一、事始物原書籍的分化一:專門性事物原始書籍 | 第89-91页 |
二、事始物原書籍的分化二:南宋事始物原專書的沉寂 | 第91-96页 |
结语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