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对“三农”的话语建构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缘起第8页
        (一)央视《新闻调查》的影响力第8页
        (二)“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央视《新闻调查》对其持续关注第8页
        (三)笔者自身兴趣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1页
    三、理论基础第11-12页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研究内容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央视《新闻调查》创作团队和“三农”节目概述第13-17页
    一、央视《新闻调查》创作团队第13-14页
    二、“一号文件”和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节目概述第14-17页
        (一)“一号文件”确立“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第14-15页
        (二)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三农”节目概述第15-17页
第二章 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话语建构的对象第17-21页
    一、形象多样化的农民第17-19页
        (一)传统农民第18页
        (二)外出务工农民第18页
        (三)拆迁农民第18页
        (四)现代职业“新农民”第18-19页
    二、发展不均衡的农村第19-20页
        (一)落后地区的农村第19页
        (二)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第19-20页
    三、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农业第20-21页
        (一)科技致富第20页
        (二)发展生态农业第20-21页
第三章 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话语建构的主题第21-32页
    一、农村基层管理的话语第21-24页
    二、拆迁征地的话语第24-26页
    三、农民工讨薪的话语第26-29页
    四、农村发展模式的话语第29-30页
    五、农村公共服务的话语第30-32页
第四章 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话语建构的功能第32-37页
    一、呈现农民的弱势状态第32-33页
        (一)农村孩子教育的弱势第32页
        (二)农民权利保护的弱势第32-33页
    二、展现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第33-34页
    三、协调多样化的关系第34-35页
        (一)媒体和农民:释放民意气球、下情上达第34页
        (二)媒体和官方人物:有限度的争论,进行媒介的舆论监督第34页
        (三)城乡之间: 城乡一体化第34-35页
    四、倡导农村新型城镇化第35-37页
第五章 央视《新闻调查》“三农”话语建构的价值和不足第37-41页
    一、话语建构的价值第37-39页
        (一)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平等的话语权第37页
        (二)程式化、模式化报道少,重视“三农”实际问题的解决第37-38页
        (三)“三农”话语切近民生,充满人文关怀第38页
        (四)积极建言促使政策变革,潜移默化推进“三农”发展第38-39页
    二、话语建构有待提升之处第39-41页
        (一)难以摆脱的“三农”政策宣教色彩和工具理性第39页
        (二)“三农”话语建构具有封闭性,缺乏互动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瑞声达公司听力诊断设备营销渠道策略研究
下一篇:MCSC公司战略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