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导论 | 第6-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6-7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6页 |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6-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7-8页 |
·研究内容 | 第7页 |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8-9页 |
2 古典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与市场之争 | 第9-23页 |
·古典市场经济的萌芽——重商主义的政策实践与思潮 | 第9-11页 |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成熟 | 第11-12页 |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论争 | 第12-20页 |
·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 | 第12-16页 |
·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批评——德国历史学派与马克思主义 | 第16-19页 |
·对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 | 第19-20页 |
·古典市场经济体制的尾声——从自由竞争步向垄断 | 第20-23页 |
3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市场 | 第23-31页 |
·古典市场经济体制的崩溃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第23页 |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市场的论争 | 第23-31页 |
·干预主义的新论点——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 第23-26页 |
·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 第26-29页 |
·社会主义国家转轨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演变 | 第29-31页 |
4 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31-37页 |
·物品属性的经济学分析 | 第31-32页 |
·新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国家与市场性质的论述 | 第32-34页 |
·市场的性质 | 第32-33页 |
·国家的性质 | 第33-34页 |
·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对中国的启示 | 第34-37页 |
·经济全球化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变化 | 第34-35页 |
·中国的选择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