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6-10页 |
文献回顾 | 第10-15页 |
1. 牙齿美白的历史和现状 | 第10-11页 |
2. 等离子体在牙齿美白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3. 等离子体活化水(PAW)及其应用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实验一 比较两种等离子体活化水对红茶溶液色素的降解作用及机理探究 | 第17-2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7-20页 |
1.1 等离子体装置及仪器设备 | 第17-18页 |
1.1.1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 第17-18页 |
1.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18页 |
1.2 实验流程 | 第18-20页 |
1.2.1 红茶溶液制备 | 第18页 |
1.2.2 实验分组 | 第18-19页 |
1.2.3 PAW对红茶溶液色素的降解作用 | 第19-20页 |
1.2.4 氧化还原电位测定 | 第20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20页 |
2 结果 | 第20-23页 |
2.1 PAW_(AR+O2)对红茶溶液色素的降解作用 | 第20-21页 |
2.2 PAW_(AIR)对红茶溶液色素的降解作用 | 第21-22页 |
2.3 PAW_(AIR)与PAW_(AR+O2)对红茶溶液色素降解作用的比较 | 第22页 |
2.4 氧化还原电位测定 | 第22-23页 |
3 讨论 | 第23-25页 |
实验二 直流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协同低浓度过氧化氢牙齿美白作用及机理研究 | 第25-33页 |
1 材料方法 | 第26-29页 |
1.1 材料与仪器 | 第2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1.2.1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PAW制备 | 第26页 |
1.2.2 实验牛牙预备及染色 | 第26-27页 |
1.2.3 PAW及PAW辅助低浓度过氧化氢的牙齿美白效果观察 | 第27页 |
1.2.4 PAW及PAW与低浓度过氧化氢混合溶液的活性基团检测 | 第27-28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28-29页 |
2 结果 | 第29-31页 |
2.1 PAW及PAW辅助低浓度过氧化氢的牙齿美白效果 | 第29-30页 |
2.2 牙齿美白贡献因子分析 | 第30-31页 |
2.3 PAW及PAW与低浓度过氧化氢混合溶液的活性基团检测 | 第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实验三 等离子体活化水辅助低浓度过氧化氢牙齿美白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 第33-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6页 |
1.1 实验装置 | 第33页 |
1.2 仪器和试剂 | 第33-34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1.4.1 金黄地鼠黏膜刺激试验 | 第34页 |
1.4.2 颊粘膜组织切片观察 | 第34页 |
1.5 评价标准 | 第34-36页 |
1.6 结果评价 | 第36页 |
2 结果 | 第36-38页 |
2.1. 金色仓鼠黏膜对PAW、PAW与低浓度过氧化氢混合液的反应 | 第36-37页 |
2.2 粘膜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題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