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2.1 国外桥面铺装研究状况 | 第8-9页 |
| 1.2.2 国内桥面铺装研究状况 | 第9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9-12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第2章 桥面铺装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12-20页 |
| 2.1 有限元法及发展 | 第12页 |
| 2.2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12-14页 |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4-19页 |
| 2.3.1 工程概况 | 第14-15页 |
| 2.3.2 计算模型 | 第15-1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桥面铺装体系最不利荷位力学分析 | 第20-40页 |
| 3.1 有限元计算材料参数 | 第20页 |
| 3.2 有限元计算荷载布置 | 第20-24页 |
| 3.2.1 车道荷载布置 | 第20-22页 |
| 3.2.2 车辆荷载布置 | 第22-24页 |
| 3.3 基于桥面铺装疲劳开裂的最不利荷位 | 第24-31页 |
| 3.3.1 桥面铺装发生疲劳开裂原因与设计指标 | 第24-25页 |
| 3.3.2 桥面铺装上、下层表面最大纵向拉应力(拉应变)最不利荷位 | 第25-29页 |
| 3.3.3 桥面铺装上、下层表面最大横向拉应力最不利荷位 | 第29-31页 |
| 3.4 基于桥面铺装推移、拥包破坏的最不利荷位 | 第31-34页 |
| 3.4.1 桥面铺装发生推移、拥包破坏原因与设计指标 | 第31-32页 |
| 3.4.2 桥面铺装层与桥面板最大层间剪应力最不利荷位 | 第32-33页 |
| 3.4.3 桥面铺装层内最大剪应力最不利荷位 | 第33-34页 |
| 3.5 桥面铺装受力状况与普通路面受力状况对比分析 | 第34-38页 |
| 3.5.1 道路模型参数 | 第35-37页 |
| 3.5.2 桥面铺装层与路面受力状况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桥面铺装应力敏感性分析 | 第40-58页 |
| 4.1 铺装层模量敏感性分析 | 第40-45页 |
| 4.1.1 铺装层模量对最大纵向拉应力的影响 | 第40-43页 |
| 4.1.2 铺装层模量对最大纵向剪应力的影响 | 第43-45页 |
| 4.2 铺装层温度敏感性分析 | 第45-50页 |
| 4.2.1 不同温度下的铺装层材料参数 | 第45-46页 |
| 4.2.2 不同温度对铺装层最大纵向拉应力(拉应变)的影响 | 第46-48页 |
| 4.2.3 不同温度对铺装层最大纵向剪应力(剪应变)的影响 | 第48-50页 |
| 4.3 车辆荷载敏感性分析 | 第50-55页 |
| 4.3.1 超载对铺装层受力影响分析 | 第50-52页 |
| 4.3.2 汽车制动力对铺装层受力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 4.4 铺装层厚度敏感性分析 | 第55-57页 |
| 4.4.1 铺装上层厚度变化对铺装层受力影响分析 | 第55-56页 |
| 4.4.2 铺装下层厚度变化对铺装层受力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铺装设计方法 | 第58-60页 |
| 5.1 设计参数 | 第58页 |
| 5.2 桥面铺装设计步骤 | 第58-6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