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9-11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低功耗有损网络RPL路由协议 | 第11-30页 |
2.1 RPL路由协议产生的必要性 | 第11页 |
2.2 RPL路由协议概述 | 第11-18页 |
2.2.1 RPL路由协议的拓扑结构 | 第12-14页 |
2.2.2 RPL路由协议控制消息 | 第14-18页 |
2.3 RPL路由的构建过程 | 第18-21页 |
2.3.1 DODAG拓扑构建和向上路由 | 第18-19页 |
2.3.2 向下路由的建立 | 第19-21页 |
2.4 RPL路由的安全机制 | 第21-23页 |
2.4.1 环路避免和检测 | 第21页 |
2.4.2 全局修复和局部修复 | 第21-22页 |
2.4.3 定时器管理(Trickle Algorithm) | 第22-23页 |
2.5 RPL路由协议的硬件实现分析 | 第23-29页 |
2.5.1 硬件平台的搭建与测试 | 第23-24页 |
2.5.2 控制消息的分析 | 第24-26页 |
2.5.3 控制消息DIO的流程图 | 第26-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RPL路由协议的能耗均衡 | 第30-39页 |
3.1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问题概述 | 第30-31页 |
3.1.1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耗 | 第30页 |
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整体能耗 | 第30-31页 |
3.2 RPL路由协议存在的具体问题 | 第31-37页 |
3.2.1 目标函数OFO中能量问题分析 | 第31-32页 |
3.2.2 基于目标函数OFO的能量算法改进 | 第32-34页 |
3.2.3 能量的获取、转换和传递 | 第34-35页 |
3.2.4 优化之后的RPL路由及代码实现 | 第35-37页 |
3.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能量均衡的RPL路由协议的仿真验证 | 第39-49页 |
4.1 仿真环境 | 第39-42页 |
4.1.1 Contiki操作系统的介绍 | 第39-40页 |
4.1.2 Contiki操作系统的特点 | 第40-41页 |
4.1.3 Cooja仿真器 | 第41-42页 |
4.2 Cooja仿真器下RPL路由协议组网 | 第42-43页 |
4.3 改进协议的仿真与分析 | 第43-48页 |
4.3.1 四个节点的仿真 | 第43-46页 |
4.3.2 多个节点的仿真分析 | 第46-48页 |
4.3.3 网络生命周期 | 第48页 |
4.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