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2.1 无形资产 | 第14-15页 |
2.2 转让定价 | 第15页 |
2.3 转让定价税制 | 第15-16页 |
2.4 独立交易原则 | 第16-17页 |
第3章 H公司的避税分析 | 第17-26页 |
3.1H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17-18页 |
3.1.1 H公司组织架构 | 第17页 |
3.1.2 H公司的财务情况 | 第17-18页 |
3.2 H公司的避税分析 | 第18-22页 |
3.2.1 H公司关联关系判定 | 第18-19页 |
3.2.2 H公司财务分析 | 第19-22页 |
3.3 H公司避税的调整 | 第22-24页 |
3.3.1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税法调整方法 | 第22-23页 |
3.3.2 H公司调整方案 | 第23-24页 |
3.4 本案意义 | 第24-26页 |
第4章 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反避税思路 | 第26-34页 |
4.1 BEPS关于无形资产的最新成果及我国的应用 | 第26-30页 |
4.1.1 BEPS关于无形资产最新成果 | 第26-28页 |
4.1.2 我国对BEPS最新成果的运用 | 第28-30页 |
4.2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4.2.1 无形资产认定理念落后 | 第30页 |
4.2.2 法律法规依据不足 | 第30页 |
4.2.3 实际所有权认定不充分 | 第30-31页 |
4.2.4 转让定价调整方法不明晰 | 第31页 |
4.3 完善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对策 | 第31-34页 |
4.3.1 建立符合国情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 | 第31-32页 |
4.3.2 规范细化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调整方法 | 第32页 |
4.3.3 重视专业团队建设 | 第32页 |
4.3.4 继续推动BEPS成果落地 | 第32-33页 |
4.3.5 加强国际合作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