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从话语分析视角看电视“两会”报道中的话语建构--以央视《见证履职》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对象第10页
        1.1.3 研究问题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2-23页
        1.3.1 话语与话语理论第12-15页
        1.3.2 新闻话语分析第15-18页
        1.3.3 相关文献综述第18-23页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3-26页
        1.4.1 话语分析法第23-24页
        1.4.2 参与式观察法第24页
        1.4.3 研究框架第24-26页
        1.4.4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26页
    1.5 研究创新第26-28页
第二章 《见证履职》报道的话语文本分析第28-40页
    2.1 宏观文本分析:宏观结构与新闻图式第28-33页
        2.1.1 概述—标题和导语第29-30页
        2.1.2 节目框架第30-33页
    2.2 微观结构分析第33-40页
        2.2.1 文本结构分析第33-37页
        2.2.2 报道风格和修辞分析第37-40页
第三章 《见证履职》话语实践分析第40-64页
    3.1 话语建构的认知视角——民生取向第40-45页
    3.2 话语建构的叙事视角——故事化呈现第45-50页
    3.3 话语角色分析第50-55页
        3.3.1 媒体——话题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角色第51-52页
        3.3.2 人大代表——“解读者”和“建言者”角色第52-53页
        3.3.3 民众——“咨询者”角色第53-55页
    3.4 话语建构功能分析第55-62页
        3.4.1 媒体—民众:释放民意气球第55-56页
        3.4.2 媒体—人大代表:两种权利默契合作第56-57页
        3.4.3 从话轮分析看话语分配第57-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见证履职》的语境分析第64-72页
    4.1 新闻语境第64-65页
    4.2 政治语境——与国家意志合流第65-66页
    4.3 经济社会语境——社会矛盾凸显期第66-69页
        4.3.1 公民政治意识的增强第67-68页
        4.3.2 对话语权的渴求第68页
        4.3.3 农民群体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第68-69页
    4.4 新闻认知语境——媒体竞争市场化第69-72页
第五章 《见证履职》社会实践分析第72-80页
    5.1 权力对话语的介入第72-75页
    5.2 话语对权力的重建第75-79页
        5.2.1 推动电视民主化进程第75-76页
        5.2.2 主动设置议程第76-77页
        5.2.3 内在的批判性隐喻第77-79页
    5.3 话语对权力的批判第79-80页
第六章 结语第80-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附录第91-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钙钛矿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级联H桥多电平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