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原核表达醛(糖)还原酶及霍乱毒素类似嵌合蛋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2页
CONTENTS第12-16页
缩写第16-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4页
    1.1 醛酮还原酶家族命名第17页
    1.2 醛糖还原酶第17-19页
        1.2.1 醛糖还原酶的结构第17-18页
        1.2.2 醛糖还原酶的分布第18-19页
        1.2.3 醛糖还原酶的生理功能第19页
    1.3 醛还原酶的介绍第19-21页
        1.3.1 醛还原酶的结构第19-20页
        1.3.2 醛还原酶的分布第20页
        1.3.3 醛还原酶的生理功能第20-21页
    1.4 入脑蛋白设计第21-24页
        1.4.1 霍乱毒素蛋白第21-22页
        1.4.2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第22页
        1.4.3 TAT蛋白第22页
        1.4.4 脑靶向蛋白转运功能第22-24页
第二章 醛糖还原酶的克隆、表达与研究第24-50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24-29页
        2.2.1 菌株和质粒第24页
        2.2.2 试剂第24-25页
        2.2.3 溶液配制第25-28页
        2.2.4 仪器第28-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8页
        2.3.1 AKR1B1基因片段的获得第29页
        2.3.2 pET-22b(+)-AKR1B1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29-34页
        2.3.3 表达宿主菌的选择第34页
        2.3.4 测定Rosetta(DE3)的生长曲线第34页
        2.3.5 目的蛋白的表达第34页
        2.3.6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34-36页
        2.3.7 目的蛋白鉴定第36页
        2.3.8 AKR1B1-(His)_6酶浓度测定第36-37页
        2.3.9 重组AKR1B1-(His)_6酶活性测定及动力学分析第37-38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49页
        2.4.1 目的基因PCR扩增第38页
        2.4.2 pET-22b-AKR1B1-(His)_6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42页
        2.4.3 表达菌种的选择第42-43页
        2.4.4 测定Rosetta(DE3)的生长曲线第43-44页
        2.4.5 目的蛋白的表达第44-45页
        2.4.6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45-46页
        2.4.7 目的蛋白鉴定第46-47页
        2.4.8 目的蛋白氨基酸测序第47页
        2.4.9 醛糖还原酶溶度测定第47-48页
        2.4.10 醛糖还原酶活性测定第48-49页
    2.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醛还原酶的克隆、表达与活性测定第50-63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50-51页
        3.2.1 菌株和质粒第50页
        3.2.2 试剂第50页
        3.2.3 溶液配制第50-51页
        3.2.4 仪器第51页
    3.3 实验方法第51-54页
        3.3.1 (His)_6-DDDDK-AKR1A1基因的优化与合成第51页
        3.3.2 pET-22b-(His)_6-DDDDK-AKR1A1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51-52页
        3.3.3 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肠激酶切割第52-53页
        3.3.4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优化第53页
        3.3.5 目的蛋白鉴定第53-54页
        3.3.6 重组AKR1A1酶活性测定及动力学分析第54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62页
        3.4.1 pET-22b-(His)_6-DDDDK-AKR1A1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54-58页
        3.4.2 pe1B-(His)_6-DDDDK-AKR1A1表达、纯化及肠激酶切割第58-59页
        3.4.3 pe1B-(His)_6-DDDDK-AKR1A1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59-61页
        3.4.4 重组蛋白鉴定第61页
        3.4.5 AKR1A1蛋白的活性测定第61-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非甾体抗炎药对醛糖还原酶与醛还原酶抑制性的研究第63-68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63-64页
        4.2.1 试剂第63-64页
        4.2.2 溶液配制第64页
        4.2.3 仪器第64页
    4.3 实验方法第64-65页
        4.3.1 非甾体抗炎药物对AKR1B1的抑制研究第64-65页
        4.3.2 非甾体抗炎药物对AKR1A1的抑制研究第65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67页
        4.4.1 抗炎药对AKR1A1、AKR1B1的IC_(50)值测定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不相容双质粒共表达霍乱毒素类似嵌合蛋白第68-85页
    5.1 介绍第68-69页
    5.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69页
        5.2.1 菌株、质粒第69页
        5.2.2 试剂第69页
        5.2.3 溶液配制第69页
        5.2.4 仪器第69页
    5.3 实验方法第69-73页
        5.3.1 编码CTB基因的工程菌构建第69-70页
        5.3.2 编码EGFP-CTA2-TAT基因的工程菌构建第70页
        5.3.3 分步转化获得目的蛋白表达工程菌第70-71页
        5.3.4 测定BL21(DE3)的生长曲线第71页
        5.3.5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71-72页
        5.3.6 目的蛋白鉴定第72-73页
    5.4 实验结果第73-84页
        5.4.1 pET-28a-CTB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73-76页
        5.4.2 pET-22b-EGFP-CTA2-TAT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76-79页
        5.4.3 分步转化获得目的蛋白表达工程菌第79-81页
        5.4.4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第81页
        5.4.5 目的蛋白表达、纯化第81-83页
        5.4.6 目的蛋白的鉴定第83-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3-94页
附录第94-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五华县足球产业发展环境研究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科技创新教育参与意愿研究--以深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