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二、不当得利法中给付概念的来源及其价值 | 第11-16页 |
(一) 罗马法上的condictio | 第11-12页 |
(二) 不当得利法的整合—萨维尼(Savigny)的卓越贡献 | 第12页 |
(三) 德国民法典时代的不当得利立法与学说 | 第12-13页 |
(四) 非统一说的提出——威尔伯格/克默雷尔的类型学说 | 第13-14页 |
(五) 新统一说的兴起——对非统一说的质疑 | 第14-15页 |
(六) 本文的立场 | 第15-16页 |
三、不当得利法中给付的法律性质 | 第16-28页 |
(一) 给付与类似概念的关系 | 第16-17页 |
(二) 给付的法律性质学说 | 第17-18页 |
1. 法律行为说 | 第17-18页 |
2. 事实行为说(事实清偿效果说、事实给付实现说) | 第18页 |
3. 折中说(限制契约说) | 第18页 |
(三) 本文的见解 | 第18-28页 |
1. 对德国目前通说观点——事实清偿效果说的评判 | 第18-20页 |
2. 对当今德国有力见解——确定清偿目的的单方行为说的评判 | 第20-23页 |
3. 本文坚持契约说的理由 | 第23-26页 |
4. 契约说在实务案例上的解释适用 | 第26-28页 |
四、给付概念的困境及其出路 | 第28-36页 |
(一) 给付概念的困境 | 第28-30页 |
(二) 给付概念的出路 | 第30-36页 |
1. 概念法学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病 | 第30-31页 |
2. 价值法学的“药方” | 第31-32页 |
3. 经济分析法学的贡献 | 第32-34页 |
4.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