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高填方的湿陷沉降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数值模拟研究高填方沉降的现状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西南地区砂泥岩混合料湿陷沉降研究 | 第19-26页 |
2.1 红层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 | 第19-20页 |
2.2 砂泥岩混合料在西南地区的广泛使用 | 第20-21页 |
2.3 砂泥岩混合料湿陷沉降的其机理 | 第21-25页 |
2.3.1 泥岩的遇水软化崩解 | 第21-23页 |
2.3.2 砂泥岩混合料的湿陷沉降机理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重庆新机场砂泥岩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 第26-53页 |
3.1 重庆新机场工程地质背景 | 第26页 |
3.2 砂泥岩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 | 第26-29页 |
3.2.1 砂泥岩混合料填料天然含水率的测定 | 第28页 |
3.2.2 砂泥岩混合料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3.3 砂泥岩混合料级配关系的测定 | 第29-30页 |
3.4 砂泥岩混合料大型三轴试验 | 第30-40页 |
3.4.1 试验方案 | 第30-31页 |
3.4.2 试验所用仪器及试验过程 | 第31-36页 |
3.4.3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3.5 碎石土混合料大型侧限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 第40-52页 |
3.5.1 试验方案 | 第40-41页 |
3.5.2 试验所用仪器试验过程 | 第41-47页 |
3.5.3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及数据分析 | 第47-52页 |
3.6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高填方填筑体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 第53-65页 |
4.1 GEO-STUDIO数值模拟的原理及简介 | 第53页 |
4.2 高填方数值模拟存在的误差及解决方法 | 第53-55页 |
4.3 砂泥岩混合料填筑体数值计算 | 第55-64页 |
4.3.1 高填方填筑体数值模型的工程背景与计算前提 | 第56页 |
4.3.2 平坦地基条件下填筑体的沉降数值分析 | 第56-60页 |
4.3.3 斜坡地基条件下填筑体的沉降数值分析 | 第60-63页 |
4.3.4 砂泥岩混合料填筑体的沉降计算的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4.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昆明新机场砂泥岩混合料填筑体湿陷沉降变形实例 | 第65-74页 |
5.1 昆明机场工程背景 | 第65-66页 |
5.2 昆明新机场T7段工程地质条件 | 第66页 |
5.3 昆明新机场T7段的湿陷沉降及预测 | 第66-73页 |
5.3.1 昆明新机场陡坡寺组填料工程性质 | 第66-68页 |
5.3.2 昆明新机场T7段填方在雨季的湿陷沉降 | 第68-70页 |
5.3.3 昆明新机场T7段填方在雨季的沉降增量的预测 | 第70-73页 |
5.4 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