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菌类论文--真菌门论文

中国光柄菇属和小包脚菇属分类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光柄菇科简介第11页
    1.2 光柄菇属和小包脚菇属分类研究概况第11-15页
        1.2.1 光柄菇属分类研究概况第11-14页
        1.2.2 小包脚菇属分类研究概况第14-15页
    1.3 光柄菇属和小包脚菇属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第15-17页
    1.4 生态分布及经济价值第17页
    1.5 中国光柄菇属和小包脚菇属分类研究简史第17-19页
        1.5.1 中国光柄菇属分类研究第17-18页
        1.5.2 中国小包脚菇属分类研究第18-19页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形态分类学研究第21-160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研究材料第21-22页
    2.3 显微观察用的试剂、仪器或工具第22页
        2.3.1 试剂第22页
        2.3.2 仪器或工具第22页
    2.4 形态研究方法第22-28页
        2.4.1 标本的野外考察及采集第22-23页
        2.4.2 宏观特征研究第23-24页
        2.4.3 显微结构观察第24-28页
    2.5 分类学研究结果第28-158页
        2.5.1 光柄菇科分属检索表第28-29页
        2.5.2 光柄菇属分组检索表第29页
        2.5.3 光柄菇组SECTION PLUTEUS种类第29-69页
        2.5.4 硬毛皮层组SECTION HISPERDERMA种类第69-94页
        2.5.5 球胞皮层组SECTION CELLULODERMA种类第94-122页
        2.5.6 小包脚菇属分种检索表及种类第122-152页
        2.5.7 排除或存疑种类第152-157页
        2.5.8 分类学成份与区系成份分析第157-158页
    2.6 小结第158-160页
第三章 分子系统学研究第160-193页
    3.1 引言第160页
    3.2 研究材料第160-161页
        3.2.1 实验材料第160页
        3.2.2 试剂及仪器第160页
        3.2.3 基因片段的选择第160-161页
    3.3 研究方法第161-178页
        3.3.1 DNA提取第161-162页
        3.3.2 PCR扩增第162页
        3.3.3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第162-178页
    3.4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第178-191页
        3.4.1 光柄菇科系统发育研究第178-182页
        3.4.2 光柄菇属系统发育结果及分析第182-188页
        3.4.3 小包脚菇属系统发育结果及分析第188-191页
    3.5 小结第191-193页
结论与展望第193-197页
参考文献第197-205页
附录第205-212页
    附录1 文中描述的部分光柄菇属和小包脚菇属种类生境照片第205-2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12-213页
致谢第213-215页
附件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城市规划诉讼中的成熟性原则研究
下一篇:夫妻间无偿让与不动产益约定的法律适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