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与超胜:《测天约说》的译撰及其主要内容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历史背景 | 第10-12页 |
1.2 作者生平及其主要科学贡献 | 第12-17页 |
1.3 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 | 第17-18页 |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8-19页 |
1.5 研究版本 | 第19-21页 |
第2章 《测天约说》的内容概述 | 第21-41页 |
2.1《测天约说》的体例研究 | 第21-23页 |
2.2《测天约说》的内容 | 第23-37页 |
2.3《测天约说》的宇宙模型 | 第37-41页 |
第3章 《测天约说》的数学、天文学问题探析 | 第41-67页 |
3.1 作者独创的概念 | 第41-50页 |
3.2 作者的个人观点 | 第50-55页 |
3.3 书中错漏及不严密的内容 | 第55-62页 |
3.4 作者重点强调的概念 | 第62-67页 |
第4章 《测天约说》引进的新内容 | 第67-77页 |
4.1 物与影的关系 | 第67页 |
4.2 视差 | 第67-68页 |
4.3 晨昏蒙影 | 第68-70页 |
4.4 蒙气差 | 第70-72页 |
4.5 黄道极和黄经圈 | 第72-74页 |
4.6 第一赤道坐标系 | 第74-77页 |
第5章 结论——对《测天约说》的评价 | 第77-82页 |
5.1 在《崇祯历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77-79页 |
5.2《测天约说》的学术价值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