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建瓯市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页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及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 集约用地内涵第18-19页
        2.1.1 土地集约化利用第18页
        2.1.2 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内涵第18-19页
    2.2 土地利用理论第19-20页
        2.2.1 区位理论第19页
        2.2.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第19-20页
        2.2.3 地租地价理论第20页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页
    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第20-23页
        2.3.1 自然条件第21页
        2.3.2 经济因素第21页
        2.3.3 政策因素第21页
        2.3.4 人口因素第21-23页
3 建瓯市及开发区概况第23-29页
    3.1 建瓯市概况第23-25页
        3.1.1 基本情况第23-24页
        3.1.2 建瓯市土地利用总体情况第24页
        3.1.3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情况第24-25页
    3.2 开发区概况第25-28页
        3.2.1 土地基本情况第25-27页
        3.2.2 产业定位第27页
        3.2.3 招商产业链第27-28页
    3.3 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4 建瓯市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第29-52页
    4.1 评价要求第29页
    4.2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第29-33页
        4.2.1 资料收集第29页
        4.2.2 调查内容第29-31页
        4.2.3 开发区建设状况和土地供应状况分析第31-33页
        4.2.4 土地管理绩效第33页
    4.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第33-46页
        4.3.1 土地集约度模型构建第33-34页
        4.3.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第34-36页
        4.3.3 计算评价指标现状值第36页
        4.3.4 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第36-40页
        4.3.5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第40-42页
        4.3.6 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和结果分析第42-46页
    4.4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分析第46-50页
        4.4.1 潜力测算方法第46-47页
        4.4.2 潜力测算第47-49页
        4.4.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综合分析第49-50页
    4.5 开发区土地集约水平较高的原因分析第50-52页
        4.5.1 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第50-51页
        4.5.2 严格工业项目用地管理第51-52页
5 提高建瓯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及建议第52-56页
    5.1 完善工业项目集约利用相关政策第52-53页
    5.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第53页
    5.3 推进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第53-54页
    5.4 改革供地制度与优化供应方式第54-55页
    5.5 大力推进低丘缓坡地开发第55-56页
6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属性加密的数据访问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福州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