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 | 第15页 |
四、可能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空间”与“空间转向”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传统空间观 | 第17-19页 |
一、哲学空间观 | 第17-18页 |
二、科学空间观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 | 第19-22页 |
一、空间“奇怪缺失”的原因 | 第20页 |
二、“空间转向”的背景 | 第20-21页 |
三、“空间转向”的行进路径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空间的类型划分 | 第22-26页 |
一、自然空间 | 第22-23页 |
二、社会空间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空间治理的理论框架 | 第26-35页 |
第一节 空间治理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 第26-31页 |
一、空间治理概念提出的原因 | 第26-27页 |
二、空间治理的内涵 | 第27-31页 |
第二节 空间治理概念的四大外延 | 第31-35页 |
一、空间权利 | 第31-32页 |
二、空间界限 | 第32-33页 |
三、空间关系 | 第33页 |
四、空间异化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空间治理视角下的政府治理 | 第35-43页 |
第一节 政府空间治理体系 | 第35-37页 |
一、政府空间治理的主体构成 | 第35-36页 |
二、政府空间治理的范围和界限 | 第36-37页 |
三、政府空间治理的双重内涵 | 第37页 |
第二节 政府空间治理在现实领域的应用和体现 | 第37-43页 |
一、政府空间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 第38-39页 |
二、政府空间治理与城乡一体化战略 | 第39-41页 |
三、政府空间治理与南京雨污分流工程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国政府空间治理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第43-53页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空间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43-47页 |
一、失语——政府治理理念和法律、政策上的缺失 | 第43页 |
二、失位——政府治理过程中的缺位、越位、错位 | 第43-45页 |
三、失职——政府权力沦陷为加速空间异化的推手 | 第45页 |
四、失衡——塑造和重构大于修复且资源分配不均 | 第45-46页 |
五、失范——治理主体权责不清导致“多头管理”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空间治理面临的挑战 | 第47-49页 |
一、政府治理的主导性与治理空间的自主性 | 第47页 |
二、政府治理的地域性与治理空间的流动性 | 第47-48页 |
三、政府治理的平面化与治理空间的纵向化 | 第48页 |
四、政府治理的同质化与治理空间的异质化 | 第48-49页 |
第三节 优化我国政府空间治理的可行路径 | 第49-53页 |
一、提高政府对空间治理的理性认知 | 第49-50页 |
二、明确角色定位,治理要“到位” | 第50页 |
三、权力必须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 第50-51页 |
四、适度节约并合理分配社会资源 | 第51页 |
五、理清主体关系,明确治理权责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