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5页 |
1.1. 燃油中含有硫化物的危害 | 第19页 |
1.2. 燃油中硫化物的组成及含硫标准 | 第19-21页 |
1.3. 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1.3.1. 加氢脱硫技术 | 第21-22页 |
1.3.2. 非加氢脱硫技术 | 第22-28页 |
1.3.2.1. 氧化脱硫 | 第22-24页 |
1.3.2.2. 生物脱硫 | 第24-27页 |
1.3.2.3. 膜分离脱硫 | 第27页 |
1.3.2.4. 吸附脱硫 | 第27-28页 |
1.4. 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第28-32页 |
1.4.1. 活性炭 | 第28-29页 |
1.4.2. 硅胶 | 第29-30页 |
1.4.3. 金属氧化物 | 第30-31页 |
1.4.4. 沸石 | 第31页 |
1.4.5.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 | 第31-32页 |
1.5. 氧化铝小球作为载体的特点 | 第32-33页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MOF-5和IRMOF-3负载γ-Al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 | 第35-67页 |
2.1. 前言 | 第35-3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2.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37页 |
2.2.2. 实验表征方法及仪器 | 第37-38页 |
2.2.3. 吸附剂的制备 | 第38-39页 |
2.2.3.1. γ-Al_2O_3的活化预处理 | 第38页 |
2.2.3.2. 吸附剂的制备 | 第38-39页 |
2.2.4. 吸附脱硫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2.2.4.1. 模拟油的制备 | 第39页 |
2.2.4.2. 吸附脱硫实验 | 第39-40页 |
2.2.4.3. 吸附剂再生实验 | 第40页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0-65页 |
2.3.1. 红外表征 | 第40-41页 |
2.3.2. XRD表征 | 第41-42页 |
2.3.3. SEM-EDS图分析 | 第42-43页 |
2.3.4. 机械性能及负载量 | 第43-44页 |
2.3.5. 热重分析 | 第44-45页 |
2.3.6. 吸附脱硫性能 | 第45-56页 |
2.3.6.1. 时间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2.3.6.2. 温度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2.3.6.3. 剂油比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2.3.6.4. 重复使用性能 | 第51-56页 |
2.3.7. 吸附脱硫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 | 第56-65页 |
2.3.7.1. 动力学分析 | 第56-59页 |
2.3.7.2. 热力学分析 | 第59-65页 |
2.4. 结论 | 第65-67页 |
第三章 用于吸附脱硫的HKUST-1@γ-Al_2O_3复合材料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 第67-81页 |
3.1. 前言 | 第67-6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68页 |
3.2.2. 实验表征方法及仪器 | 第68-69页 |
3.2.3. 吸附剂的制备 | 第69页 |
3.2.3.1. γ-Al_2O_3的活化预处理 | 第69页 |
3.2.3.2. HKUST-1@γ-Al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9页 |
3.2.4. 吸附脱硫性能测试 | 第69-70页 |
3.2.4.1. 模拟油的制备 | 第69页 |
3.2.4.2. 吸附脱硫实验 | 第69-70页 |
3.2.4.3. 吸附剂再生实验 | 第7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79页 |
3.3.1. 红外表征 | 第70-71页 |
3.3.2. XRD表征 | 第71-72页 |
3.3.3. SEM-EDS分析 | 第72-73页 |
3.3.4. 机械性能及负载量 | 第73-74页 |
3.3.5. BET分析 | 第74-75页 |
3.3.6. 吸附脱硫性能 | 第75-79页 |
3.3.6.1. 时间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75-78页 |
3.3.6.2. 深度脱硫实验 | 第78页 |
3.3.6.3. 重复使用性能 | 第78-79页 |
3.4. 结论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81-83页 |
4.1. 结论 | 第81-82页 |
4.2 本论文创新点 | 第82页 |
4.3.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附录 | 第9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113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113-114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