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纳米团簇的简介及概述 | 第15-16页 |
1.1.1 纳米团簇的概念 | 第15页 |
1.1.2 纳米团簇的分类 | 第15-16页 |
1.1.3 纳米团簇的研究历史及发展 | 第16页 |
1.2 纳米团簇的基本性质 | 第16-18页 |
1.2.1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6-17页 |
1.2.2 表面效应 | 第17-18页 |
1.2.3 结构稳定性和幻数特征 | 第18页 |
1.3 纳米团簇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纳米团簇的实验研究 | 第18页 |
1.3.2 纳米团簇的理论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 双金属纳米团簇 | 第20-26页 |
1.4.1 双金属纳米团簇的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2 双金属纳米团簇的混合模式 | 第22-23页 |
1.4.3 双金属纳米团簇中原子排列和混合的因素 | 第23页 |
1.4.4 双金属纳米团簇的几何结构 | 第23-25页 |
1.4.5 双金属纳米团簇的应用 | 第25-26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2.1 引言 | 第27-30页 |
2.1.1 Thomas-Fermi模型 | 第27-28页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8-29页 |
2.1.3 Kohn-Sham方程 | 第29-30页 |
2.2 交换关联泛函 | 第30-32页 |
2.2.1 局域密度近似 | 第30-31页 |
2.2.2 广义梯度近似泛函 | 第31-32页 |
2.2.3 杂化密度泛函 | 第32页 |
2.3 自洽场 | 第32-33页 |
2.4 DFT-D3能量校正 | 第33页 |
2.5 计算软件简介 | 第33-35页 |
2.5.1 CP2K | 第33-34页 |
2.5.2 VASP | 第34页 |
2.5.3 Minima-hopping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双金属Pt_nNi_(55-n)(n=0~55)纳米团簇的结构、电子性质和磁性 | 第35-53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36页 |
3.3 几何结构及其稳定性 | 第36-44页 |
3.3.1 Pt_nNi_(55-n)纳米团簇的几何结构 | 第36-40页 |
3.3.2 Pt_nNi_(55-n)纳米团簇结构稳定性 | 第40-44页 |
3.4 Pt_nNi_(55-n)纳米团簇的电子性质 | 第44-47页 |
3.4.1 态密度(the density of states)分析 | 第44-46页 |
3.4.2 d带中心和d带宽度 | 第46-47页 |
3.5 磁性分析 | 第47-50页 |
3.5.1 Pt_nNi_(55-n)团簇总磁动量与局域磁动量 | 第48页 |
3.5.2 Pt_nNi_(55-n)团簇中不同位点对磁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不同Pt/Ni比例下Pt_nNi_(55-n)(n=0~55)纳米团簇对甲醇吸附的影响 | 第53-69页 |
4.1 引言 | 第53-54页 |
4.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54-55页 |
4.3 甲醇在Pt_nNi_(55-n)纳米团簇上吸附的结构分析 | 第55-58页 |
4.3.1 甲醇吸附的结构模型 | 第55-57页 |
4.3.2 甲醇吸附的稳定性分析 | 第57-58页 |
4.4 甲醇在Pt_nNi_(55-n)纳米团簇上吸附的性质分析 | 第58-66页 |
4.4.1 键长特征 | 第58-59页 |
4.4.2 电荷性质 | 第59-61页 |
4.4.3 态密度(DOS)和分子轨道分析 | 第61-63页 |
4.4.4 振动性质 | 第63-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85-87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7-88页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