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第12-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基础理论及概念 | 第24-36页 |
2.1 PPP的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2.1.1 PPP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1.2 PPP的本质和定义 | 第25-27页 |
2.1.3 PPP的特征和优势 | 第27-28页 |
2.1.4 PPP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 第28-29页 |
2.2 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理论与概念 | 第29-32页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2-36页 |
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36-44页 |
3.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发展历程 | 第36-39页 |
3.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发展现状 | 第39-44页 |
3.2.1 PPP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已具备现实基础 | 第39-41页 |
3.2.3 部分城市对PPP模式积极性不足,项目落地率低 | 第41-44页 |
4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44-58页 |
4.1 地方政府视角 | 第45-47页 |
4.2 私营部门视角 | 第47-48页 |
4.3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第48-53页 |
4.3.1 外部环境因素 | 第49-50页 |
4.3.2 地方政府因素 | 第50-51页 |
4.3.3 项目自身因素 | 第51-53页 |
4.3.4 私营部门因素 | 第53页 |
4.4 假设的提出 | 第53-58页 |
4.4.1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需求 | 第53-54页 |
4.4.2 项目总资金需求和地方政府财政实力 | 第54-56页 |
4.4.3 城市行政级别 | 第56页 |
4.4.4 特殊地理区位的政策影响 | 第56-58页 |
5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8-72页 |
5.1 模型的选择 | 第58页 |
5.2 变量选取 | 第58-63页 |
5.2.1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需求 | 第58-60页 |
5.2.2 项目总资金需求 | 第60-61页 |
5.2.3 地方政府财政实力 | 第61页 |
5.2.4 城市行政级别与地理区位 | 第61-63页 |
5.3 数据的来源及描述 | 第63-66页 |
5.3.1 数据来源 | 第63页 |
5.3.2 数据描述 | 第63-66页 |
5.4 实证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66-72页 |
5.4.1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采用影响因素 | 第66-69页 |
5.4.2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落地影响因素 | 第69-72页 |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72-7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72-74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