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2页 |
1.2.1 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民主 | 第18-23页 |
1.2.2 怎样建设党内民主 | 第23-26页 |
1.2.3 国外党内民主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1.2.4 研究成就与不足 | 第29-32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32-3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34-36页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第36-48页 |
2.1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 | 第36-42页 |
2.1.1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内涵 | 第36-40页 |
2.1.2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实践发展 | 第40-42页 |
2.2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 第42-48页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民主 | 第42-44页 |
2.2.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内民主 | 第44-45页 |
2.2.3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民主 | 第45-48页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 | 第48-65页 |
3.1 保障党员权利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 | 第48-52页 |
3.1.1 保障党员权利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 第48-50页 |
3.1.2 党的领导与党员权利发展 | 第50-51页 |
3.1.3 保障权利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逻辑和功能 | 第51-52页 |
3.2 重视实质民主与发展形式民主相结合 | 第52-56页 |
3.2.1 民主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 第52-53页 |
3.2.2 重视实质民主 | 第53-54页 |
3.2.3 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的有机结合 | 第54-56页 |
3.3 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 | 第56-60页 |
3.3.1 党内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 | 第56-58页 |
3.3.2 党内协商民主的制度实践 | 第58-59页 |
3.3.3 党内协商民主的功能与作用 | 第59-60页 |
3.4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 | 第60-65页 |
3.4.1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关系的理论逻辑 | 第61-62页 |
3.4.2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实践发展 | 第62-63页 |
3.4.3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历史理性和现实功能 | 第63-65页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65-100页 |
4.1 党内民主主体问题 | 第65-79页 |
4.1.1 党员党内民主意识淡薄 | 第65-69页 |
4.1.2 党代表党内民主要求体现不充分 | 第69-79页 |
4.2 党内民主制度问题 | 第79-84页 |
4.2.1 党内民主理论的制度确认与实践之间的张力 | 第79-81页 |
4.2.2 党内民主制度滞后于法治发展步伐 | 第81-83页 |
4.2.3 党内民主制度要素之间衔接不够合理 | 第83-84页 |
4.3 党内民主生活实践问题 | 第84-100页 |
4.3.1 党内民主决策问题 | 第84-91页 |
4.3.2 党务公开问题 | 第91-93页 |
4.3.3 党内民主试点工作问题 | 第93-100页 |
附: 个案研究 | 第100-122页 |
1. 调查策划与实施 | 第100-105页 |
1.1 调查方法及实施计划 | 第100-102页 |
1.2 调查实施概要 | 第102-105页 |
2. 调查量化分析 | 第105-120页 |
2.1 A集团公司党内民主建设政策供给与环境分析 | 第105-108页 |
2.2 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困境 | 第108-120页 |
3. 调查结论 | 第120-122页 |
3.1 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调查结论 | 第120页 |
3.2 加强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建议 | 第120-122页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122-139页 |
5.1 党内民主理论原因 | 第122-130页 |
5.1.1 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建设不足 | 第122-125页 |
5.1.2 民主集中制理论争议 | 第125-128页 |
5.1.3 理论的物质文化基础制约 | 第128-130页 |
5.2 党内民主制度原因 | 第130-133页 |
5.2.1 制度缺失 | 第130-132页 |
5.2.2 制度滞后 | 第132-133页 |
5.3 党内民主建设动力原因 | 第133-139页 |
5.3.1 政治体制改革缓行的大环境制约 | 第134-135页 |
5.3.2 党内民主改革欠缺激励机制 | 第135-136页 |
5.3.3 对党内民主建设的认识原因 | 第136-139页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思路与对策 | 第139-157页 |
6.1 从党内民主的初级阶段出发 | 第139-143页 |
6.1.1 党内民主建设的初级阶段定位 | 第139-141页 |
6.1.2 初级阶段党内民主建设的生成机理 | 第141-143页 |
6.2 深化党内民主理论研究 | 第143-151页 |
6.2.1 加强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建设 | 第144-147页 |
6.2.2 加强党建理论队伍建设 | 第147-149页 |
6.2.3 加强理论的中国表达 | 第149-151页 |
6.3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 第151-157页 |
6.3.1 完善保障党员选举的制度 | 第151-152页 |
6.3.2 完善保障党员监督的制度 | 第152-153页 |
6.3.3 完善保障党员参与权的制度 | 第153-154页 |
6.3.4 完善党代会常任制 | 第154-157页 |
结束语 | 第157-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70页 |
附录 | 第170-179页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情况 | 第179-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