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0-11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五、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我国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12-22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二)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组织结构的内涵 | 第12-13页 |
2、城市公安机关与城市警察机关的概念 | 第13-14页 |
3、见警率的概念 | 第14页 |
二、当前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一) 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与特点分析 | 第14-16页 |
1、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分析 | 第15页 |
2、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的特点 | 第15-16页 |
(二) 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1、“倒金字塔”型组织结构 | 第16页 |
2、机关组织分散,机构臃肿 | 第16-17页 |
3、基层公安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 | 第17-18页 |
4、见警率低,巡逻防控力度小 | 第18页 |
5、非警务活动严重占用警力 | 第18页 |
三、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8-22页 |
(一) 职责同构: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存在问题的理论根源 | 第18-19页 |
(二)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层公安担负职能的巨大差异 | 第19-20页 |
(三) 法律规定的不合理 | 第20-22页 |
1、对组织结构的限定导致低层次、低效能的重复建设 | 第20页 |
2、对警察执法权限的限定导致执法权限单一、浪费警力 | 第20-21页 |
3、对辅警执法权限的不明确导致无执法权或滥用执法权 | 第21页 |
4、对执法程序的限定导致内部程序繁琐,基层所队执法权限小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我国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进程中的困境 | 第22-29页 |
一、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的历史沿革与改革背景 | 第22-24页 |
(一) 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历史沿革 | 第22-23页 |
(二) 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的背景 | 第23页 |
(三) 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二、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的改革实践 | 第24-27页 |
(一) 取消分局的郑州市公安机关 | 第25-26页 |
1、郑州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的改革实践经验 | 第25页 |
2、改革后的郑州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分析 | 第25页 |
3、郑州市公安机组织结构改革的不足 | 第25-26页 |
(二) 取消派出所的大庆市公安机关 | 第26-27页 |
1、大庆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的改革实践经验 | 第26-27页 |
2、改革后的大庆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分析 | 第27页 |
3、大庆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的不足 | 第27页 |
三、职责同构: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中无法逾越的障碍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它山之石: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警察机关组织结构的经验借鉴 | 第29-37页 |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警察机关组织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一) 中国香港警务处组织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二) 洛杉矶警察局组织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二、我国大陆城市公安机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警察机关组织结构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一) 组织结构对比 | 第32-33页 |
(二) 管理体制、执法权限对比 | 第33-34页 |
(三) 警力配置对比 | 第34页 |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警察机关组织结构的启示 | 第34-37页 |
(一) 职责异构:我国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种选择 | 第34-35页 |
(二) 下沉警力与提高见警率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打破职责同构:我国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的对策思考 | 第37-42页 |
一、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的目标取向 | 第37-39页 |
(一) 打破现有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 | 第37页 |
(二) 形成“哑铃”型警力配置方式 | 第37-38页 |
(三) 提高见警率,增强群众安全感 | 第38-39页 |
二、城市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39-42页 |
(一) 修改完善法律法规 | 第39-40页 |
1、废除当前组织架构法律规定 | 第39页 |
2、减少行政审批 | 第39页 |
3、赋予辅警一定的执法权限 | 第39-40页 |
(二) 形成专职警察、文职警员、辅警三位一体的人员构成模式 | 第40页 |
(三) 诸警合一,优化基层警力配置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