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1 渠道边界人员 | 第15页 |
2.1.2 渠道边界人员个人因素 | 第15-17页 |
2.1.3 渠道机会主义 | 第17-18页 |
2.1.4 机会主义行为容忍 | 第18-19页 |
2.1.5 渠道权力和依赖的相关研究 | 第19页 |
2.1.6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1页 |
2.2.2 角色理论 | 第21页 |
2.2.3 容忍理论 | 第21-23页 |
3 模型构建与假设陈述 | 第23-28页 |
3.1 概念模型 | 第23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3-28页 |
3.2.1 边界人员个人因素与对机会主义行为容忍的关系 | 第23-25页 |
3.2.2 渠道成员之间权力和依赖的调节作用 | 第25-28页 |
4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28-41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28-30页 |
4.1.1 个人利益 | 第28页 |
4.1.2 感知风险 | 第28-29页 |
4.1.3 个人导向 | 第29页 |
4.1.4 渠道权力与渠道依赖 | 第29-30页 |
4.1.5 基于个人和工作动机对机会主义容忍 | 第30页 |
4.2 数据的来源及样本描述 | 第30-31页 |
4.3 预调研与量表修正 | 第31-38页 |
4.3.1 相关性分析 | 第31-35页 |
4.3.2 信度检验 | 第35-37页 |
4.3.3 效度检验 | 第37-38页 |
4.4 正式调研及数据分析 | 第38-41页 |
4.4.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4.4.2 各测量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4.4.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40-41页 |
5 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41-56页 |
5.1 模型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41-44页 |
5.1.1 信度分析 | 第41页 |
5.1.2 效度分析 | 第41-44页 |
5.2 边界人员个人因素对机会主义容忍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44-48页 |
5.2.1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与检验 | 第44-46页 |
5.2.2 本研究路径图及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 第46-47页 |
5.2.3 个人因素对机会主义容忍影响模型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第47-48页 |
5.3 渠道权力与渠道依赖的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48-54页 |
5.3.1 渠道权力Q在渠道边界人员个人因素对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基于个人A)中的调节作用 | 第49-50页 |
5.3.2 渠道权力Q在渠道边界人员个人因素对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基于工作B)中的调节作用 | 第50-51页 |
5.3.3 渠道依赖Y在渠道边界人员个人因素对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基于个人A)中的调节作用 | 第51-52页 |
5.3.4 渠道依赖Y在渠道边界人员个人因素对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基于工作B)中的调节作用 | 第52-53页 |
5.3.5 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讨论 | 第53-54页 |
5.4 实证分析结果汇总及模型验证结果 | 第54-56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6-59页 |
6.1 结论及管理建议 | 第56-57页 |
6.1.1 结论 | 第56页 |
6.1.2 管理建议 | 第56-57页 |
6.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6.2.1 研究的不足 | 第57页 |
6.2.2 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A | 第64-67页 |
附件B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