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保定地、县调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 第13-17页 |
2.1 概要 | 第13-14页 |
2.2 主要功能 | 第14页 |
2.3 AVC算法 | 第14-16页 |
2.3.1.遗传算法 | 第14-15页 |
2.3.2 模糊专家系统 | 第15页 |
2.3.3 遗传算法智能优化算法 | 第15-16页 |
2.3.4 经济压差算法 | 第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AVC地县一体模型构建 | 第17-27页 |
3.1 参数维护 | 第18-23页 |
3.1.1 线路模型 | 第18-19页 |
3.1.2 变压器模型 | 第19-22页 |
3.1.3 容抗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 | 第22-23页 |
3.2 节点入库 | 第23-24页 |
3.3 网络模型验证 | 第24-25页 |
3.4 AVC控制建模 | 第25-2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基于地县一体模型的AVC一体化控制策略 | 第27-36页 |
4.1 AVC自动软分区概念 | 第27-28页 |
4.2 电压控制策略 | 第28-30页 |
4.2.1 电容器调节 | 第29-30页 |
4.2.2 主变的调节 | 第30页 |
4.3 无功控制策略 | 第30-32页 |
4.3.1 经济压差原理 | 第30-31页 |
4.3.2 无功控制策略 | 第31页 |
4.3.3 区域无功切除策略 | 第31页 |
4.3.4 区域无功投入策略 | 第31-32页 |
4.4 设备闭锁策略及安全措施 | 第32-33页 |
4.5 策略之间的协调 | 第33页 |
4.6 关于负荷特性考虑 | 第33页 |
4.7 网损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4.8 AVC系统地县联调 | 第34-35页 |
4.8.1 地县AVC协调模式 | 第34-35页 |
4.8.2 地县联调策略 | 第3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地、县AVC系统工程调试及实施 | 第36-54页 |
5.1 系统构成 | 第36-38页 |
5.1.1 软件架构 | 第36-37页 |
5.1.2 系统硬件配置 | 第37-38页 |
5.2 模型维护 | 第38-40页 |
5.2.1 建模前准备 | 第39-40页 |
5.3 AVC系统在D5000平台上的应用 | 第40-51页 |
5.3.1 控制状态图监视 | 第41-42页 |
5.3.2 控制策略 | 第42-43页 |
5.3.3 控制过程信息 | 第43-44页 |
5.3.4 分区总览 | 第44-46页 |
5.3.5 分区切换 | 第46页 |
5.3.6 动作查询 | 第46-47页 |
5.3.7 省地联调监视 | 第47页 |
5.3.8 分区拓扑展示 | 第47-48页 |
5.3.9 历史查询 | 第48-50页 |
5.3.10 报表统计 | 第50-51页 |
5.4 地县AVC运行调试分析 | 第51-53页 |
5.4.1 典型站调试情况 | 第51页 |
5.4.2 电压、功率因数调节效果分析 | 第51-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6.1 地县AVC系统运行情况总结 | 第54页 |
6.2 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工作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