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一、导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以文献研究为基础 | 第12-13页 |
2.以比较分析法为中心 | 第13页 |
3.以实证研究为重点 | 第13页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企业环境责任概述 | 第14-20页 |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 第14-16页 |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概况 | 第14-15页 |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位分布情况 | 第15-16页 |
(二)企业环境责任 | 第16-18页 |
1.企业环境责任的缘起 | 第16-17页 |
2.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 | 第17-18页 |
(三)蓝色经济区与企业环境责任 | 第18-20页 |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内在联系 | 第18-19页 |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企业环境责任的新发展 | 第19-20页 |
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现状 | 第20-22页 |
1.海洋污染问题严重 | 第20-21页 |
2.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 | 第21页 |
3.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 | 第21-22页 |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现状 | 第22-24页 |
1.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淡薄 | 第22页 |
2.企业环境管理措施缺乏 | 第22-23页 |
3.企业环境责任范围不明确 | 第23-24页 |
(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于企业环境责任的法治现状 | 第24-28页 |
1.企业环境责任立法尚不完善 | 第24-27页 |
2.政府激励实现机制不健全 | 第27页 |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缺乏特色制度 | 第27-28页 |
四、企业环境责任的域外考察 | 第28-33页 |
(一)日本企业环境责任制度 | 第29-30页 |
1.国家、企业和公众共同分担责任制度 | 第29页 |
2.企业环境教育制度 | 第29-30页 |
(二)德国企业环境责任制度 | 第30-32页 |
1.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 第30-31页 |
2.产品责任制度 | 第31-32页 |
(三)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启示 | 第32-33页 |
1.政府注重推进落实企业环境责任 | 第32页 |
2.企业注重积极履行环境责任 | 第32-33页 |
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路径选择 | 第33-42页 |
(一)完善企业环境责任立法 | 第33-36页 |
1.更新立法理念,明确企业环境责任的内容 | 第33-34页 |
2.更新企业环境责任理念,形成企业自律机制 | 第34-35页 |
3.通过立法拓展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 第35-36页 |
(二)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构建监督机制 | 第36-37页 |
1.准确定位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36页 |
2.正确处理监督与处罚的关系 | 第36-37页 |
(三)创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的企业环境责任机制 | 第37-42页 |
1.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有选择地优先安排入区 | 第37页 |
2.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机制相关的配套措施 | 第37-39页 |
3.开展环境责任保险机制的试点工作 | 第39页 |
4.实行高额的环境补贴制度 | 第39-40页 |
5.推广环境履约保证金制度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