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面部表情识别的类别知觉研究 | 第11页 |
1.2 抑郁人群的面部表情知觉的行为研究 | 第11-15页 |
1.3 抑郁人群的面部表情知觉的电生理学研究 | 第15-20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0-22页 |
2.1 面部表情类别知觉实验材料的问题 | 第20-21页 |
2.2 抑郁症状大学生对渐变的面部表情的反应偏向和对变化的知觉敏感性 | 第21页 |
2.3 抑郁症状大学生对渐变的纯粹面部表情的反应偏向和知觉敏感性 | 第21页 |
2.4 电生理学(ERPs)证据 | 第21-22页 |
3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4 实验研究 | 第22-37页 |
4.1 实验一抑郁倾向大学生对渐变的面部表情的反应偏向和对变化的知觉敏感性 | 第22-28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22页 |
4.1.2 被试 | 第22-23页 |
4.1.3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4.1.4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4.1.5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4.1.6 研究结果 | 第25-28页 |
4.2 实验二抑郁倾向大学生对渐变的纯粹面部表情的知觉敏感性 | 第28-32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4.2.2 被试 | 第28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4.2.4 实验设计 | 第29页 |
4.2.5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4.2.6 研究结果 | 第29-32页 |
4.3 实验三抑郁人群面部表情类别知觉的ERP研究 | 第32-37页 |
4.3.1 实验目的 | 第32页 |
4.3.2 被试 | 第32页 |
4.3.3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4.3.4 实验设计 | 第33页 |
4.3.5 脑电记录与分析 | 第33-34页 |
4.3.6 研究结果 | 第34-37页 |
5 讨论 | 第37-41页 |
6 研究意义 | 第41-42页 |
7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