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可见光通信技术概述 | 第11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外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论文的组织架构 | 第16-19页 |
第2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相关器件原理与特性分析 | 第19-33页 |
2.1 LED工作原理与特性分析 | 第19-24页 |
2.1.1 LED的发光原理分析 | 第19页 |
2.1.2 白光LED的实现方法 | 第19-21页 |
2.1.3 LED的伏安特性分析 | 第21-22页 |
2.1.4 LED的光谱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2.1.5 LED的白光辐射特性分析 | 第23-24页 |
2.2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链路分析 | 第24-26页 |
2.3 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分析 | 第26-27页 |
2.4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和特性分析 | 第27-30页 |
2.4.1 PIN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分析 | 第27-28页 |
2.4.2 PIN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分析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第3章 系统方案设计 | 第33-43页 |
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33-34页 |
3.2 通信协议 | 第34-35页 |
3.3 可见光的调制方式选择 | 第35-40页 |
3.3.1 2FSK基本原理分析 | 第36-37页 |
3.3.2 模拟 2FSK信号的产生 | 第37-38页 |
3.3.3 模拟 2FSK信号的解调 | 第38-39页 |
3.3.4 数字 2FSK信号的产生 | 第39-40页 |
3.3.5 数字 2FSK信号的解调 | 第40页 |
3.4 FPGA技术特点及开发工具分析 | 第40-42页 |
3.4.1 FPGA总体概述 | 第40页 |
3.4.2 FPGA开发工具 | 第40-41页 |
3.4.3 开发语言VHDL | 第41页 |
3.4.4 FPGA芯片选择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软硬件设计 | 第43-61页 |
4.1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54页 |
4.1.1 分频模块dvfm设计 | 第43-46页 |
4.1.2 数据接收模块rv232设计 | 第46-47页 |
4.1.3 调制模块fsk2设计 | 第47-49页 |
4.1.4 解调模块dfsk设计 | 第49-50页 |
4.1.5 数据发送模块tx232设计 | 第50-52页 |
4.1.6 显示模块show设计 | 第52-54页 |
4.2 系统发送端硬件设计 | 第54-55页 |
4.2.1 LED驱动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4.3 系统接收端硬件设计 | 第55-58页 |
4.3.1 前置放大器 | 第56页 |
4.3.2 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 第56-57页 |
4.3.3 主放大电路设计 | 第57-58页 |
4.4 系统电源设计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61-67页 |
5.1 系统软件测试 | 第61-64页 |
5.1.1 分频模块dvfm测试 | 第61页 |
5.1.2 数据接收模块rv232测试 | 第61-62页 |
5.1.3 调制模块fsk2测试 | 第62页 |
5.1.4 解调模块dfsk测试 | 第62页 |
5.1.5 数据发送模块tx232测试 | 第62-63页 |
5.1.6 显示模块show测试 | 第63-64页 |
5.2 系统硬件测试 | 第64页 |
5.2.1 发送端硬件测试 | 第64页 |
5.2.2 接收端硬件测试 | 第64页 |
5.3 系统联调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