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研究--以三一重工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类型理论第12页
        1.2.2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理论第12-17页
    1.3 研究创新点第17页
    1.4 主要方法第17-18页
    1.5 思路第18-20页
第2章 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及选择分析第20-35页
    2.1 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动因第20-22页
        2.1.1 比较优势理论第20页
        2.1.2 垄断优势理论第20-21页
        2.1.3 内部化理论第21页
        2.1.4 边际产业理论第21-22页
    2.2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概念与分类第22-25页
        2.2.1 概念第22页
        2.2.2 分类第22-25页
    2.3 影响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因素第25-32页
        2.3.3 外部因素第25-28页
        2.3.4 内部因素第28-32页
    2.4 机理分析第32-35页
第3章 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现状分析第35-50页
    3.1 国际工程机械行业现状第35-37页
    3.2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现状第37-50页
        3.2.1 非股权式进入模式现状第38-44页
        3.2.2 股权式进入模式现状第44-46页
        3.2.3 战略联盟进入模式现状第46-47页
        3.2.4 各骨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情况第47-50页
第4章 三一重工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案例分析第50-60页
    4.1 三一重工概况第50-52页
    4.2 三一重工的国际化历程第52-53页
    4.3 三一重工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及因素分析第53-60页
        4.3.1 三一重工进入印度市场的模式及因素分析第53-55页
        4.3.2 三一重工进入美国市场的模式及因素分析第55-57页
        4.3.3 三一重工进入德国市场的模式及因素分析第57-58页
        4.3.4 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问题及原因分析第60-64页
    5.1 存在的问题第60-62页
    5.2 原因分析第62-64页
第6章 对策与结论第64-68页
    6.1 对策第64-66页
        6.1.1 政府方面第64-65页
        6.1.2 企业方面第65-66页
    6.2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功能智能跑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FPGA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