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2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方案 | 第17-19页 |
1.2.3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1.3 研究工作执行情况 | 第20页 |
1.4 预期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第20-23页 |
1.4.1 预期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3-35页 |
2.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 第23-27页 |
2.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其特点 | 第23-24页 |
2.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 第24-25页 |
2.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修复方法 | 第25-27页 |
2.2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27-30页 |
2.2.1 土壤酶来源、种类及作用功能 | 第27-28页 |
2.2.2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2.2.3 土壤酶活性对重金属污染指示作用研究 | 第29-30页 |
2.3 腐殖质的相关研究以及对重金属吸附研究概况 | 第30-35页 |
2.3.1 腐殖质的来源、组成以及性质 | 第30页 |
2.3.2 腐殖质相关的研究概况 | 第30-31页 |
2.3.3 腐殖质对重金属的吸附以及作用机理 | 第31-35页 |
第三章 腐殖质组分与土壤酶的关系及外源HA、FA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35-47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3.2.1 采样区概况 | 第36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36-37页 |
3.2.3 测定方法 | 第37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3.3.1 土壤腐殖质主要组分与四种土壤酶分布和关系 | 第37-41页 |
3.3.2 外源HA、FA元素分析 | 第41页 |
3.3.3 外源添加HA、FA对土壤四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讨论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HA和FA对Cu、Zn在黄壤上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47-49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4.2.2 溶液配制 | 第48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4.2.4 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48-4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4.3.1 HA对于Cu~(2+)和Zn~(2+)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2 FA对于Cu~(2+)和Zn~(2+)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 第50-52页 |
4.3.3 HA和FA对土壤吸附Cu~(2+)、Zn~(2+)后平衡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4 HA和FA对土壤吸附Cu~(2+)、Zn~(2+)的专性吸附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讨论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HA和FA对Cu、Zn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初步机制 | 第57-75页 |
5.1 引言 | 第57-58页 |
5.2 材料和方法 | 第58-59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5.2.2 实验设计 | 第58页 |
5.2.3 测定方法 | 第58页 |
5.2.4 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9-70页 |
5.3.1 外源添加Cu、Zn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59-62页 |
5.3.2 HA和FA对Cu、Zn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四种土壤酶活性变化为指标 | 第62-66页 |
5.3.3 HA和FA对Cu、Zn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初步分析 | 第66-70页 |
5.4 讨论 | 第70-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5-79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建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1-93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