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1.1 PCIE协议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 1.2 PCIE协议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协议栈及其层次结构 | 第19-37页 |
| 2.1 协议栈概述 | 第19-20页 |
| 2.2 PCIE中相关包的处理 | 第20-21页 |
| 2.3 事物层分析 | 第21-24页 |
| 2.4 数据链路层分析 | 第24-33页 |
| 2.4.1 DLLP(Data Link Layer PACKets )的结构和类型 | 第25-27页 |
| 2.4.2 基于ACK/NAK协议的重传机制 | 第27-29页 |
| 2.4.3 ACK/NAK协议如何使用重传缓存 | 第29-31页 |
| 2.4.4 流量控制机制 | 第31-33页 |
| 2.5 物理层分析 | 第33-3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的整体设计实现 | 第37-47页 |
| 3.1 数据链路层的整体设计框架 | 第37-40页 |
| 3.2 链路层模块的划分 | 第40-46页 |
| 3.2.1 TX方向上模块及接口信号 | 第40-42页 |
| 3.2.2 在RX方向上模块及接口信号 | 第42-44页 |
| 3.2.3 DLCMSM模块及接口信号 | 第44-45页 |
| 3.2.4 设计重点与难点 | 第45-46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数据链路层子模块的设计实现 | 第47-61页 |
| 4.1 TLP包的发送 | 第47-51页 |
| 4.2 DLLP包的发送 | 第51-52页 |
| 4.3 TLP包的接收 | 第52-55页 |
| 4.4 DLLP包的接收 | 第55-57页 |
| 4.5 DLCMSM | 第57-6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验证与综合 | 第61-69页 |
| 5.1 功能验证 | 第61-64页 |
| 5.1.1 验证平台搭建 | 第62-64页 |
| 5.2 逻辑综合 | 第64-65页 |
| 5.3 FPGA验证及其结果 | 第65-6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6.1 总结 | 第69页 |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