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1.2.1 深基坑支护形式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2.2 深基坑支护结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2章 弹性支点法和改进DPM法 | 第21-37页 | 
| 2.1 弹性支点法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 2.2 弹性支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2.3 DPM法基本原理 | 第24-27页 | 
| 2.3.1 基本假设 | 第24页 | 
| 2.3.2 土压力计算公式 | 第24-25页 | 
| 2.3.3 位移应力求解公式 | 第25页 | 
| 2.3.4 计算原理及过程 | 第25-27页 | 
| 2.4 DPM法的优点 | 第27-28页 | 
| 2.5 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确定 | 第28-36页 | 
| 2.5.1 国内方法 | 第28-31页 | 
| 2.5.2 国外方法 | 第31-36页 | 
| 2.5.3 DPM法中k_h计算方法的改进 | 第36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弹性支点法和改进DPM法应用的比较研究 | 第37-58页 | 
| 3.1 悬臂式结构 | 第37-42页 | 
| 3.1.1 作用在桩上的土压力 | 第37-40页 | 
| 3.1.2 桩的水平位移 | 第40-41页 | 
| 3.1.3 桩身内力 | 第41-42页 | 
| 3.2 锚拉式结构 | 第42-47页 | 
| 3.2.1 作用在桩上的土压力 | 第43-45页 | 
| 3.2.2 桩的水平位移 | 第45-46页 | 
| 3.2.3 桩身内力 | 第46-47页 | 
| 3.3 内支撑式结构 | 第47-53页 | 
| 3.3.1 作用在桩上的土压力 | 第48-50页 | 
| 3.3.2 桩的水平位移 | 第50-51页 | 
| 3.3.3 桩身内力 | 第51-53页 | 
| 3.4 有限元分析 | 第53-57页 | 
| 3.4.1 GEO5简介 | 第53-54页 | 
| 3.4.2 锚拉式结构分析 | 第54-55页 | 
| 3.4.3 有限元分析与改进DPM法、弹性支点法的对比 | 第55-5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4章 工程实例 | 第58-65页 | 
| 4.1 工程概况 | 第58-59页 | 
| 4.2 计算模型 | 第59-60页 |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5.1 本文结论 | 第65页 | 
| 5.2 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