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小麦的系统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及光伏系统的研究 | 第14-25页 |
2.1 太阳能干燥 | 第14-16页 |
2.1.1 太阳能干燥原理 | 第14-15页 |
2.1.2 干燥过程曲线 | 第15-16页 |
2.2 光伏发电原理研究 | 第16-19页 |
2.2.1 太阳能发电技术 | 第17-19页 |
2.2.2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构成 | 第19页 |
2.3 热泵干燥原理 | 第19-23页 |
2.3.1 热泵系统制冷循环 | 第21-22页 |
2.3.2 干燥介质的循环 | 第22-23页 |
2.4 整体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25-34页 |
3.1 设计要求 | 第25页 |
3.2 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设计 | 第25-27页 |
3.2.1 干燥过程中需要除去的水分 | 第26页 |
3.2.2 干燥过程中消耗的热量 | 第26-27页 |
3.2.3 太阳能干燥需要的空气量 | 第27页 |
3.3 热泵除湿系统设计 | 第27-31页 |
3.3.1 蒸发器除湿负荷 | 第29页 |
3.3.2 需要的空气量 | 第29页 |
3.3.3 蒸发器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 | 第29-30页 |
3.3.4 蒸发器面积的确定 | 第30页 |
3.3.5 压缩机的功率 | 第30页 |
3.3.6 冷凝器面积的计算 | 第30-31页 |
3.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 第31-33页 |
3.4.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1页 |
3.4.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容量的设计与计算 | 第31-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系统关键部件选型与搭建 | 第34-49页 |
4.1 太阳能干燥系统配置 | 第35-36页 |
4.2 热泵系统各部件的配置 | 第36-41页 |
4.2.1 蒸发器的选型 | 第36-37页 |
4.2.2 压缩机机组 | 第37-38页 |
4.2.3 冷凝器的选型 | 第38-39页 |
4.2.4 热力膨胀阀 | 第39页 |
4.2.5 循环风机 | 第39-40页 |
4.2.6 干燥室 | 第40页 |
4.2.7 高低压力表 | 第40页 |
4.2.8 温湿度变送器 | 第40-41页 |
4.2.9 循环管路 | 第41页 |
4.3 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配置与设计 | 第41-47页 |
4.3.1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型 | 第42-43页 |
4.3.2 直流接线箱的选型 | 第43页 |
4.3.3 交流配电柜 | 第43页 |
4.3.4 光伏逆变器的选型 | 第43-44页 |
4.3.5 直流输送电缆的选型 | 第44-45页 |
4.3.6 双向计量表 | 第45-46页 |
4.3.7 支架的安置 | 第46-47页 |
4.4 整体搭建及运行 | 第47-48页 |
4.4.1 装置的干燥参数监测调控 | 第47-48页 |
4.4.2 装置的供电运行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装置的试验 | 第49-60页 |
5.1 试验材料与实验条件 | 第49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5.2.1 除水量测定 | 第50页 |
5.2.2 含水率测定 | 第50页 |
5.2.3 发电量及电能耗测定 | 第50页 |
5.2.4 外界温度测定 | 第50页 |
5.2.5 热泵温湿度测定 | 第50页 |
5.3 热泵干燥性能指标 | 第50-52页 |
5.3.1 单位能耗除湿量 | 第51页 |
5.3.2 单位时间除湿量 | 第51页 |
5.3.3 热泵系统性能系数 | 第51-52页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5.4.1 试验结果 | 第52-53页 |
5.4.2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运行特性 | 第53-55页 |
5.5 结论 | 第55-58页 |
5.5.1 单位时间除湿量 | 第55-56页 |
5.5.2 系统单位能耗除湿量 | 第56页 |
5.5.3 系统性能系数 | 第56-57页 |
5.5.4 光伏系统的综合效益分析 | 第57-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总结 | 第6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